身份证号码36232319871127XXXX
摘要:加强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采取合理、高效的节水措施,提升节水效果,既能有效提高绿色建筑的普适度,改善其服务水平,又能拓展绿色建筑的运用范畴,使得使用人员的需求得到最大化地满足。所以,在从事绿色建筑设计时务必要努力提高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系统性,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类型的问题,保证设计出的给排水设计方案既能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又能达到绿色建筑建设要求。此外,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节水措施的具体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1节能节水设计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用水紧张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将大大减少建筑行业的水资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资源浪费的现状,推动建筑业实现技术的发展,实现节能节水的目标。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节能节水给排水工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根据调查机构,每年建筑物的总用水量可以达到全国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中国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限制建筑业的用水量。
2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2.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把建筑视为一个小生态圈,结合建筑内外的环境条件,如光照,绿化等,利用生态发展的理论以及建筑设计科学技术,所设计出来的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是绿色的,可持续的。它满足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的要求。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2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绿色建筑技术从字面来理解,它最大的特点便是绿色,可以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实际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时可以发现绿色建筑的另一特点便是适应能力强。这主要得益于绿色建筑并没有一定的模板,它的建筑模式是多样可变的,而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建造出最适合当地居民居住的绿色居所,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建筑行业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3建筑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节水意识不强
生活用水在建筑物中的分布范围很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些城市用户来说,一些人认为水是一种自然资源,由于连续的循环,水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没有必要节约。有些人认为,如果我花了水费,我就可以用尽我想用的水。对于政府部门和节水部门也往往停留在口头呼吁更多,具体的实施方法较少,缺乏明显的效果。
3.2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
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的供水管道在管道与法兰的连接处,阀门连接处排水。埋在地下的失踪者不知道开了多少。客户经常报告说,浮阀经常损坏和泄漏,无论是在水槽、水箱还是厕所中使用,质量差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中流出。根据调查,滴水的水龙头每天可以消耗70升水。
3.3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欠合理,超压出流浪费水量巨大。
生活给水系统按规定竖向分区后仍然存在着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据调查部分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4倍-5倍,带来了水量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的弊病,同时易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破裂。
3.4用水管理不够科学
对于建筑内部用户的水使用问题,实际上就单纯用一个水表作为计费管理的支撑,而实际上这是达不到管理层面上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的。我们的建筑用水管理部门把主要工作内容放在管道维护与日常收费上,忽略了节约用水方面的管理。导致从上到下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节约用水氛围,致使很多建筑内用户产生“只要我付费就可以随便用水”的错误观念,产生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4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4.1高度重视中水的应用
所谓中水,就是指经过加工处理的废水,它的水质不够清洁,但是可以用来浇田,冲厕所等。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中水所占比重是较大的。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生活污水、废水是占比比较大的一个方面,这其中包括人们的洗漱沐浴废水,厨房废水等等,废水量较大,如果这些废水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可以更大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夏季,人们洗浴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相对应的中水资源也就更为。突出,进而也就更加值得进行循环利用。为了更好地提升这种中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在小区内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经过简单的处理和净化后,再按照相应的需求供给到各户中,如此也就能够实现较好的中水循环应用。
4.2充分运用雨水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除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更要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除了加强对中水的利用,雨水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建筑中,雨水简单处理后用于冲洗厕所,浇灌植物,洗车等等。雨水的收集也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将雨水进行收集汇总到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即可。可以在屋顶放置雨水收集器材,屋顶的雨水相对干净,没有地面的泥沙等污染物,处理起来更加方便。收集地面雨水可以通过储存雨水和补充地下水这两种方式进行。储存雨水首先需要在建筑周围设置足够的雨水收集和储存设备,并且采用相配套的雨水沟进行有效的汇总,将雨水导入给排水系统中。可以在建筑周围放置雨水收集设备或者进行雨水沟的施工,以此提高雨水的收集数量。
4.3优化选择设备材料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从具体的安装材料以及安装设备入手进行优化,这不仅仅是对于给排水系统相关设备和材料研究的需求,同样也是对于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的需求。加强对于给排水系统中相关部件以及材料的创新研究,促使这些材料和设备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节能环保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另外,还需要重点从设计入手,加大对于节水节能性设备的应用,可以在建筑内安装具有节水能力的设备,对于一些水压过大的配水位置,可以配置瓷心水龙头,瓷心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可以节约近近50%的水资源,除此之外,马桶也可以摒弃传统的6L马桶,选择容水量较小或者拥有节水档的马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4.4热水供应系统节能和太阳能利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提供热水供应,导致接踵而来的是严重的水量浪费,在热水系统的设计中注重节能节水问题有着非常强的重要性。热水供应系统可采取的节水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在允许范围内降低热水的使用温度;使用高隔热管道,以减少热水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合理配置热水循环系统,尽量减少或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采用节水节能型产品;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4.5消防池节水节能新技术
消防池几乎是所有建筑工程中都必须拥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给排水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将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于消防池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居民小区的消防池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规划不合理,这一问题在那些老小区尤为严重,同时还存在管材和阀门等设施设备陈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相应的消防池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同时还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我国部分小区的消防池基本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消防池建设过程中应当应用先进的给排水技术,对于一些老旧小区不符合要求的消防池应当应用节水节能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其节能环保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有利的。但是应用起来有许多困难,且大多数建筑公司仍然坚持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技术,所以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我国的建筑公司要在落实绿色建筑技术上加大力度,对于绿色建筑节水节能的新技术多加应用和研究,努力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探微[J].李佳.江西建材.2020(16)
[2]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原宇泽.南方农机.2019(24)
[3]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探析[J].杜定发.地产.2019(13)
[4]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J].周贵生.城市住宅.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