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6
摘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水利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目前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水利管理科学规范,并进一步提供了水利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的服务。
1大数据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当前的大数据技术是指大量数据的广泛收集和整理,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分析。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随机分析方法。由于各种数据的结合,问题分析和趋势分析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目标项目的决策。当前,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海量,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大数据技术依赖于大量数据,这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基本优势。第二,速度很快。尽管大数据技术依赖于海量数据,但它也需要分析海量数据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但并不需要太多时间。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先进性,因此数据处理更快,更高效。这也是它在各个行业中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类型很多。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分析各种数据,还可以分析和总结图像,图片,视频和其他类别,因此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第四,高价值。由于大数据的巨大优势和先进性,大数据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2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的主导作用仍未完全发挥
首先,意识形态理解上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国家水利信息建设的重要性,许多领导者仍然缺乏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信息工程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是因为这些领导者的传统观念尚未完全改变,水利信息化建设没有必要的紧迫感。
其次,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每一项任务都很重要,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我国现行的资本投资政策与这一发展相矛盾。尽管国家还设立了各种资金来补充管道,但仍然难以支持需要大量投资的信息项目。资金短缺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2.2水利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不能满足要求
计算机点击系统的部分配置是比较落后的。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硬件设备的升级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部署在不同的地方,不能满足多媒体信息处理的要求。当前,随着各种水利工程的发展和水利信息化的逐步实施,必然导致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特别是移动图像的传输急剧增加,对传输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信网络设备不能满足网络要求。中国的网络建设相对较晚,大多数水利单位仅在组织内部建立局域网,无法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
2.3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的建设落后
水利信息化在中国的建设有其特殊性。许多开发人员将应用系统中的工作转移到了水利专家的系统开发中,这意味着计算机专业水平很低,但是水利专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水利专业人才的缺乏。
3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建立新型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
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为现代管理提供基础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信息收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等系统及其合作。因此,传统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不能满足水利信息化的需求。按照现代管理的要求,必须创新水利信息管理模式,建立更加宏观,前瞻性,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机制,从信息建设需求阶段着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健康发展。信息系统开发。水利现代化管理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工程。
根据水利建设管理的发展,适时调整信息化建设,以满足现代水利管理的需要。此外,水利信息化也处于前沿地位。只有在信息建设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现代水利管理。因此,应提前预测水利工程管理的需求。在规划和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国家有关行业标准,还要充分预测新的业务应用,从而进行相关软,硬件的规划和建设。
3.2建立健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综合验收,统一分类,保护有限水资源和综合处理分析数据,实现水环境容量综合评价,水资源调查分析,规划的功能调配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许可水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全面改善社会服务功能。
3.3建立水信息数据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区域水资源基础数据库信息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基础数据库管理,建立了包括区域水资源,水利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在内的信息和数据共享开放服务平台。科技,政策法规,水质价格信息,气象水文数据等数据,为实现水资源与公共信息服务的开放共享,打开公共监督窗口平台,不断修改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平台,有效提高县水利部门综合办工作效率和社会公共服务透明度,促进水利政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水利信息化建设对水利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说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逐渐成为水利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力量,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也逐渐成为整个水利基础活动的结构,信息和信息活动。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水利发展。一般来说,水利信息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技术,实现普遍,系统化应用的过程。
(1)实时汇总信息
水利信息化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项目的各种信息。在建设期和项目进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来完成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达到促进目的,使项目进度高效有序管理,在节省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科学管理与决策
水利信息化可以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是基于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分析和处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其先进的数据挖掘功能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关键点,这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
(3)实现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可以满足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是为了保证防洪安全,使水污染的防治达到更高水平,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污染,营造适宜的水环境。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水资源利用必须合理科学,水资源配置手段必须达到现代化水平。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对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也是规划科学制定的基础。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洪水灾害、水污染等水资源问题将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以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水利现代化主要是加快水利信息建设进程,把发展水利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战略实施步骤,以提高信息收集与提供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确保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赵继伟,魏群,张国新.水利工程信息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04):29-33.
[2]黄旭华,伍思琪.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分析及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1):77-78.
[3]王维成,吴茂云,李玉梅. 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J]. 水利技术监督,2014,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