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研究 顾星星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卓异 南周飞 顾星星
[导读] 摘要:规划设计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且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规划设计介绍了规划目标、原则以及规划地概况,提出了优化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
        杭州天顶距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临安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1300
        摘要:规划设计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且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规划设计介绍了规划目标、原则以及规划地概况,提出了优化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农业生产条件;作业计划;研究工作
        引言
        为了确保土地整理项目作业计划实施有效性,满足耕地占补平衡、面积增加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对这类项目规划设计进行充分考虑,积极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予以应对,进而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及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专业保障。基于此,文章将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系统阐述。
        1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目标
        在落实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落实状况良好性,需要对这方面的规划目标有所了解。具体包括:通过对土地整理功能特性及项目自身情况的综合考虑,关注科学规划,可为农田生态环境状况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专业支持,保持土地资源良好的利用状况;加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建设,实施好相应的工作计划,可使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工作质量;在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及丰富的规划设计方法等要素的支持下,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也能丰富生态环境科学保护方面所需的参考信息。
        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原则
        为了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更加科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这方面的规划工作,则需要了解相关的原则。具体包括:
        2.1合理科学性原则
        土地利用要合理、科学,加强耕地保护,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2因地制宜及和谐统一的原则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方面的整理工作,避免影响土地利用效果。同时,土地整理工作完成过程中,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长效发展;成本经济性及可行性原则。基于土地整理项目的作业计划实施,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整理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及方案的科学性,促使土地整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土地整理项目实践中也需要满足这些方面的设计要求:增地、增质、增产、增效、生态、环保、发展。通过对这些不同要求的充分考虑,可实现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科学规划设计,高效地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避免对这类项目建设效果、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利影响。
        3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研究
        为了使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效果更加明显,满足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方面的要求,需要对这方面的设计进行深入思考,明确相应的设计要点。
        3.1注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土地整理项目科学设计目标的过程中,应做到:(1)注重灌溉工程设计。

在确定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方案、细化设计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农作物能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则需要通过对需水量方面的预测及调查分析,设置好适宜数量的渠道,控制好长度及面积,并对渠道应用中的流量状况是否良好加以分析,高效地完成灌溉工程设计工作,为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并使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内涵更加丰富;(2)注重排水工程设计,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地形特点、土壤类型、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保好这类工程设计方案,进而对与之相关的土地进行科学整理,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项目设计方案。同时,项目区作物以水田作物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灌溉定额水稻为520m3/亩,玉米为150m3/亩,小麦为200m3/亩,灌水模数1.85m3/s•万亩。排涝标准按照10年一遇,1日暴雨,1日排出不成灾的标准规划设计。灌溉、排水采用明渠、明沟方式,对主要沟渠要求硬化。
        3.2加强平整项目设计
        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平整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些方面的设计要点:(1)积极开展格田清理工作,将原有田埂已有的杂填土、耕植土和草皮等清理干净,采用生土进行田埂修筑加固,硬化田坎;(2)强化旱地坡改梯整理意识,在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等要素的支持下,将相应的整理工作计划实施到位,并通过对平整过程中土层厚度控制、平整效果是否良好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完成好旱地改梯方面的整理工作,为土地整理项目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保障;(3)在加强土地平整项目设计、完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需要落实好一般水田整理工作,结合田间灌水及排水要求,布置好沟渠,实施好相应的整理工作计划,提升水田利用价值,满足土地平整项目科学设计要求。同时,采用田坎修补、田面平整、挖设背沟等方式,加强一般旱地整理,并通过对秸秆还田及农家肥配合使用方面的思考,提高整理后的土壤肥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除此之外,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以及作物种植制度,尽量使平整工程的土方量最小,同时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项目区属丘陵地区,根据地形和高程,结合农田地块现状,采取全区域平整方法;进行土地平整时,总体以道路、沟渠分隔田块,遵循挖填平衡的原则,以田块(或格田)为平整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整治后的土地规划为水浇地和水田。
        3.3重视建筑物工程设计
        基于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研究,为了保持建筑物方面良好的布局状况,则需要对这方面的工程设计加以思考。在此期间,应做到:(1)结合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要求,对建筑物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地进行有效整理,并在蓄水池灌溉及配套设施的支持下,提高建筑物工程设计质量,高效地完成这方面的土地整理工作,确保项目设计效果良好性;(2)建筑物工程建设中的土地整理设计,必要时应借助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在三维空间中对这类工程设计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并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设计中,提升这方面的信息化水平,丰富土地整理中的技术手段。
        3.4关注田间道路设计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田间道路设置状况是否良好,关系着项目设计效果,与设计水平能否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在确定这类项目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给予田间道路设计必要的关注。设计要点包括:(1)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系统设施条件规划村级道路,通过村级道路将原有的贯穿部分项目区的田间道相连,使得田间道路贯穿整个项目区;(2)设计人员应通过对创新理念及精细化理念科学运用方面的思考,落实好田间道路设计工作,给予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水平提升更多支持;(3)根据土地整理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也需要对生产道路工程设计进行充分考虑,从道路合理设置、使用功能优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这类工程设计,并对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应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增强适用性,为土地整理项目区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规划设计的支持下,可使土地整理效果更加显著,保持项目良好的建设状况,避免对土地质量、利用效果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为集约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未来在提升土地整理水平、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加深对这方面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对相应的设计方案形成过程加以控制,确保土地整理有效性,给予项目建设思路的拓宽及目标实现等科学保障,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庞韶鹏.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原因及对策尝试[J].智能城市,2018(17):73-74.
        [2]杜生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测绘要点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8):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