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 挖掘教材 一道中考模拟试题“圆”的命制过程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陈军军
[导读]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圆”的某种类型的试题在中考中多次出现,
        【摘要】通过研究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圆”的某种类型的试题在中考中多次出现,我们来研究其基本模型的构成和解决的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解决,使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模型以及对圆的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运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数学工具解决线段长度和角度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圆;命题思路;多种方法;通法
一.问题的提出
        从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中不难发现,“圆”是每套中考试卷必考内容。其原因有二,首先,以圆为载体的几何图形,可以囊括初中阶段所学的所有几何知识,因此以圆为载体可以命制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全面考察学生对整个初中平面几何的理解和掌握;其次,首次以量化的形式来计算简单的曲线图形(弧长和扇形面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图形都是由曲线构成,学生学习之后对现实世界有一个初步的量化感知。课本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绝对的导向性,大多数中考试题是由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改编而来,一般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特别是一些由基础知识推广与拓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这类试题紧扣课本和大纲,体现了基础性和学好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引导师生重视基础 、重视教材 、研究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均大有好处。2019年江苏淮安中考数学第24题,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数学第20题,还有各省市的模拟试题都考察了某种类型的题目。基于此,我们以一道中考模拟试题“圆”的命制过程,来说明中考试题怎样由课本习题过渡到中考的。不当之处,请指正。





三.课本习题改编
        命题思路:课本上的这道题只是对圆进行定性分析,并没有定量分析,所以思考对这道题进行完善,而解决角度和线段长度的工具有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必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才能进行,知道直角三角形两边通过勾股定理可求其另一边,知道两边通过锐角三角函数可求任意角,知道一角一边可求边和角,所以在求角和求边的问题中,一般是已知的两边或者一角一边。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求角,通过几何性质推理,角度一般是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是联系线段长度和角度的工具,本道题有现成的垂直条件,也有暗含的垂直关系,所以对此题进行深化改进并不难。很多题目在设置线段长度时,








四.启迪反思
        (1)对于中考数学中有关圆的题目,灵活运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相似”这种思路进行分析,用其解决“线段长度和角度”为基础的问题,结合已知条件,运用相关的几何知识,问题便迎刃而解。寻找基本模型,基本数量即线段、角度的关系,从特殊的实例中去发现一般的结论,这正是把握中考命题趋向的关键所在。
        (2)在中考备考教学中,主要是习题的讲解,题目千千万,学生做不完,老师要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我们老师要从中找出重要模型,对题目进行各种改编,以不变应万变,以一种模型尽可能多的覆盖所学内容,做到串“链”成“片”,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引导他们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老师不但要重视题目思路来源和讲解过程,更重要的是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和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感悟,掌握解决问题的通法和特殊方法。
姓名:陈军军,出生年月:1987.08.13,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