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赖茂勇
[导读]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和情感互动
        摘要: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和情感互动,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活动,以学生合作为学习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开展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诗歌魅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多元互动  诗歌教学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在课程结构中要求“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多元互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多维互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多元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优化和深化教学互动,充分运用多项教学要素,积极开展互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学习,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多元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方式。
        一、为什么高中诗歌教学需要实施多元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知活动,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决定着教学效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效果不能好。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目前,很多课堂教学仍然采用说教式教学方式,师生、生生的课堂互动合作不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难以避免地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2.课堂教学得让学生“动”起来。“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模式过多的是教师在讲授,课堂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根本无法保持整节课的专注。“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多元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设置合适的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情境和问题去深入思考,提高学生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互动合作学习让诗歌教学更有成效。高中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诗歌教学纯粹由教师来讲授,教学效果堪忧。高中的诗歌并不是学生都能读懂,起码对于我们山区高中生而言,这不是易懂的文本。只是由教师去讲解的话,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很好的理解。通过多元互动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参与课堂,通过设置问题,学生在自己解答问题的过程了解诗歌,感悟诗歌,可达到学习目的。
        二、高中诗歌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互动不足。教师在部分诗歌教学也会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但是合作学习深入程度不够,学生与教师交流不畅,学生对诗歌理解不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足,师生、生本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使其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难于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2.合作学习前缺乏独立思考。如果没有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而直接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就会导致有些学生根本还没有理清问题,还没有自己的意见,而思维敏捷的同学首先把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地说了出来,其他同学也只有这一种答案,或是没有其他的发言,无法体现合作学习的乐趣,由众人参与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人的演讲,使合作学习只是走走形式,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操作性不强。

如果教师设计小组合作问题没有可操作性,若问题设计空泛、过难、过大、不够巧妙,这都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空洞无物,无法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更不能达成学习目的。如在《蜀道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设定为“合作学习中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个目标设计的就太过笼统,操作性不强。没有对问题作出具体的界定,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的解答可能天马行空,五花八门,无法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所以,合作学习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实施多元互动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1.选准多元互动合作学习内容,提高互动合作价值。要想提高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价值,必须选准适合的互动合作学习内容。通常而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探知欲望和合作欲望。另外,开放性的问题解法有多样,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也是比较适合做互动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考虑开放性的问题可能不够全面,这就需要互动合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诗人是如何去描述琵琶声的呢?琵琶声引发的诗人怎样的情感共鸣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进行探讨交流,问题便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诗歌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强化互动,提升合作学习成效。课堂活动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和情感互动,多元互动,通过多维度互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提供空间与机会,通过互动促进合作学习,让学生更积极参与诗歌教学活动,实现有效、多元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诗歌教学成效。生本互动即是学生与文本(诗歌)的互动,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成互动目标。
        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情感的互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师生的情感互动,让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学生理解其情感,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乐意参与课堂教学中来,确实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通过互帮、互辩、互说、互评、互考、互看等形式增强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互动更有成效。
        3.教师参与,科学调控,及时评价。互动合作学习也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模式,不是也不能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变成一个旁观者,互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通过科学设置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适时做好课堂调控,并对问题作出一些适当的讲解,互动合作学习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不过教师的讲解时辅助引导作用。教师也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让互动合作学习真真落到实处。如在李商隐《锦瑟》一课的教学中,设置“怎样理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诗句”的问题,教师应该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中去,并对诗句中的典故作出一定的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朝着设定的目标去思考,达成教学目标,并要对学生回答作出积极的评价,并作出一些补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诗歌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实际选用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以互动为根基,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合理设置情境或问题,科学把控,发挥互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诗歌教学的成效。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8.
        [2]叶仙云.多元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J].语文月刊,2015(02)
    [3]刘志成.多元互动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和学习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J].英语教师,2018-0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