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张文娟 张子伊
[导读] 文化建筑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文化中心表现出来,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近几年才在国内外出现,这类建筑的设计中心以整体性建设为主,且存在许多特点。
        摘要:文化建筑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文化中心表现出来,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近几年才在国内外出现,这类建筑的设计中心以整体性建设为主,且存在许多特点。建筑在造型方面相同,且多种功能能够互为补充,实现相互利用,总体建筑结构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恰到好处的整体空间组织,观察外观或内部结构看其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同时,文化建筑综合体交往空间的组成通常包括整体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空间,在设计相关策略时需要严格根据其空间界面情况进行设计。
关键词: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提升,由此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居民要求,除了追求物质基础之外,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要求能够将现代城市所具有的思想充分展现出来。因此,现代建筑设计难度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增加,特别是对于现代文化建筑综合体与整体性设计上[1]。
1文件建筑综合体的主要研究对象
        1.1文化建筑综合体
        这主要是用最少的资源与更佳的效益综合两种及其以上的不同文化,在同一城市中运用,更好的利用、调整与补充不同功能,如此一来能够形成一种文化建筑关系,如常见的图书馆、博物馆、群益馆等。上述建筑在形状上看似能够整齐、有序的进行排列,但是能够在一个紧密的大型文化建筑群体中组织相关建筑,这也是组成现代建筑综合体的重要部分之一,能够充分体现文化中心。
        1.2人类在社会中的交往方式
        人类在社会中的交往和内心想法、心理与行为举止的表达主要依赖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圈子与接触的人、事,这些生活模式与习惯都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人类进行交往与活动的重要方式 。人类之间通过互相沟通,每个个体、群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能够组成一个交际圈子。而人类生活中的物质、精神、信息等全部交往,都是站在广义的社会交往角度上来说的。
        1.3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交往空间
        通常的交往空间主要是经过公共区域或空间,帮助使用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交往形式之一。
2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原则
        2.1整体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作为组成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重要的有机部分,其通常包括公共、半公共、交通空间等,极易受到城市形态与场地特征的限制。
        如:山东牟平文化中心为与新城规划设计相呼应,现在整个城市滨水休闲空间体系中纳入东侧文化休闲广场的设计,该广场能够有效的延续滨水休闲空间且能够组成该体系的重要节点,有效的引导城市生活,顺着地面从东侧广场将人流引导屋面,实现对多维度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2]。
        2.2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
        文化建筑综合体能够集合多种功能,在土地资源得以节约的情况下需要整合多元功能,尽量紧凑、集中建筑实体与外部广场。集中建筑实体能够实现对设备资源的有效节省,而集中外部广场能够更好的开展大型市民文化活动。而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立足于空间形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水平整合、竖向整合。
        2.3延续城市文脉
        文脉主义侧重于运用形体、空间、装置、细节处理来复制与转译城市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历史与自然要素,保证能够在视觉、心理、环境下更好的传承延续城市与建筑。
3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设计策略
        3.1集约性表达叙事主体
        文化建筑能够将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具体可以通过追忆描摹、时空融合和情景再现的方式。
        (1)插叙:主要是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在异质事件中采用追忆描摹的方式实现对另一种同质事件元素的添加,这对于文化建筑体系而言所产生的效果极具偶然性。


        (2)倒叙:在新建筑中实现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追忆、缅怀,对于历史文化的探寻可以进行追忆描摹,这种表达方式主要应用于建筑综合性设计当中[3]。
        (3)并叙:在同一种建筑体系中出现两种时空元素,如在烟台牟平区的文化设计当中,“如意”代表着吉祥,自然之内、东方古典美的思想能够充分渗透到体系当中,如此可将现代建筑的时尚思想充分体现出来,且能够实现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4)空间跳蹿:这种表达方式与片段剪辑具有一定相似性,如墨尔本联邦广场的凹字形设计,散落的设计能够有效融合露天广场的设计,将传统、常规性设计思想与参观流程设计打破,将空间转化的剪辑片段添加到原有的流程当中,从而能够增加原有建筑形式的丰富性、情趣性。
        3.2文化建筑的整体布局形式
        整体性布局通常包含各种集约模式,如一体化、并列式、串联式、有机分散等,这些方式都能够将现代文化建设中所富有的思想、内涵充分表达出来,或者通过搭配两种以上的集约模式 ,能够进一步增强建筑形式的客观性。
        3.3有效应用多种功能
        文化建筑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汇总多种功能,在节省各种资源的情况下所建立的实体建筑相对集中、紧凑,这对于一些设施设备的节省至关重要,且能够为人们在外部广场上跳舞而创造一定条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通过开展体育运动能够方便人们的交往。
        (1)歌剧、音乐演奏、地方戏剧等文化艺术形式,旨在研究电影艺术,充分展现艺术特点,如形体、表情等。
        (2)以展示复合为主的文化形式,对于城市发展、文化艺术等内容的表达可以通过展示、陈列的方式,具体能够将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涵盖其中[4]。
        (3)另一种形式兼具多种功能,如文化展示、观演等,能够将文化功能所具有的综合性、先进性充分体现出来,形式多样,如教育培训、图书馆和文化展播等,辅助形式包括文化研讨、文化交流。
        (4)通过上述两种及其以上的组合形式,所构成的方式称之为复合性,其通常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3.4建筑设计层面
        在建筑整体感设计中常见的策略为统一的基座或屋顶,其能够在同一建构语言下有效的规整零散的体量。如烟台市文化中心能够综合运用两种策略,首先能够使用一层高的基座平台联合各部分功能于一体,将三大散布的建筑体量在平台之上形成,造型上主要包括三层寓意,即历史之石、现代之石、未来之石。
        3.5细部设计层面
        统一形体与细部逻辑整体性设计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单体母题式设计:可以保持各单体高度的一致性,通过组合的方式促进一定韵律的形成;第二,运用同一套逻辑来演绎各单体,确保所形成的单体形态极具多样性,是同一造型逻辑的拓扑重构[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由此极大的提高了城市文化建筑的重要性,这对于市容与形象的展示、文化与思想内涵的表达至关重要。文化建筑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关系到城市空间,其能够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思想的有效传承。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文化建筑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多重文化建设。综上所述,文化建筑综合体作为组成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空间中所形成的共享空间极具系统性、复合性、开敞性,且有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实现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有效浓缩与凝聚。
参考文献:
[1]王扬,叶子藤.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2,(3):28-31.
[2]倪涛涛,孙太平.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5):83-83.
[3]陆昊.老旧城区内的文化类建筑综合体——浅析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方案设计[J].建筑与装饰,2020,(5):36-38.
[4]王扬,方迪,唐号, 等.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实践——烟台市牟平文化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14,(7):84-91
[5]陈光辉.城市中心区文化建筑综合体设计理念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9,(27):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