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工程量巨大并且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在开展道路桥梁施工时,其路桥沉降段是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假如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就十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对路桥工程中路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
1道路桥梁沉降的主要原因
1.1台背地基形变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中,要充分关注施工现场条件,要注意桥梁台背地基的强度,一旦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基,就要明确了解地基的稳定性。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桥梁台背基本都是在河流的两旁或者沟壑等环境恶略地区,通常情况下河流两旁的土壤水分含量极高,这种水分含量极高的土壤,虽然有极强的可塑性,但是在施工中十分容易出现沉降现象[1]。并且位于这种地区的地基,自身的强度有限,再加上受到填土高度大和土壤间隙大的影响,地基的压缩性也会随着增加,进而导致出现形变等问题。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路桥连接部分,桥梁路堤的填土施工时,施工高度较高,基本都是按照50cm的范围进行填筑的,进而导致现实填筑量超过现实地基的承受能力,进而引发沉降问题。
1.2台背回填质量不达标
在施工中要针对桥台基础开展加固施工,要进一步扩大基础,增加台桩基础,进而有效控制桥台沉降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因为影响施工问题很多,影响台背回填工作质量,让施工不符合标准,进而不能保证压实机的压实效果。在后续工作中,这种台背填土就容易出现沉降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损害工程质量。
1.3桥台搭板不符合实际情况
从道路桥梁桥工程的现状来看,在桥头施工中处理路基时,要经常使用搭板结构进行辅助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与桥梁差异,切实保障降沉均匀,减少车辆行驶中出现跳车现象。但是,在现实施工中,桥头搭板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在开展搭板工作时,要涉及到搭板的支撑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把搭板的一边放在路基上,另一侧放在桥台牛腿处,要是搭板与现实桥台的位置过近,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因为桥台的距离、路基的负重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为此桥头搭板出的路基,大量的时间中都是处于受力不均的情况下。还有就是搭板两端的填土位置,由于经常受到车辆震动的影响,长久下来,就会产生变形等情况。在后续道路使用中,车辆的负荷,会不断增加,引起路基变形,这时也会出现一定的沉降现象[2]。
1.4施工不规范影响路堤变形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凹凸不平的地形,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工程台背土方肯定也会出现不平整现象,并且难以解决,因而对于这种现象经常会放任不管,但是这种问题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水分堆积,进而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多,就十分容易出现路面沉积现象。在完成道路桥梁工作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时,桥面与现实路面之间都会出现一定的影响。在实施工中,就会对桥面以及路面造成极大的负荷,假如路面与桥面的负荷限度都不符合工程标准,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时候就十分容易出现路堤变形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对于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缩减。
2路桥工程沉降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搭板设置
在搭板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坡度数值对搭板长度进行设计,在通车过程中搭板能够承担一定碾压力度,预防沉降产生。虽然此种方式较为简便,但并非全部路桥工程均适合,在沉降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效果方面也有所区别,例如,对于一些车流量较大、碾压力较强的路段进行搭板设置,不但无法解决跳车情况,还可能因底部不够敦实使搭板折断,进而影响路面质量,出现裂缝、磨损等情况。当路桥交叉处出现沉降现象时,便会出现局部下沉。
对此,工作人员应立足于实际情况,根据沉降段程度进行搭板设计,以免出现设计和施工不相符等情况。在搭板宽度设计中,应保证搭板与桥面宽度一致,以免在通车时出现安全问题,最好使搭板边缘线与缘石边缘之间预留0.5 m距离,在搭板设计时,设计者还要考虑到搭板与桥台配筋的关系,以此来保障搭板设计科学性,使沉降段对车辆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3]。
2.2路基路面处理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处理对桥梁承载力具有较大影响,可使桥台与路段的沉降差异增加,以免出现错台情况。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在施工技术方面,一般采用水泥喷桩地基法,这主要由于此种复合地基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且工期较短,方便快捷;在施工方案方案,应以实际情况为主,最大限度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情况发生,在科学合理的方案指导下,使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将填充料加入后,便可使路基发生侧向位移,使基桩压力有所增加,如若位移情况较为严重,便会导致桥台随之移动。对此,为了避免出现位移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地基刚度得以提升。在地基施工中,对于出现沟壑的情况,往往含水量较高、缝隙较大,在施工中可根据这一特点,对黏土层进行换土,使该层的强度增加,有机物含量更多。值得注意的是,换土深度应以软土层的实际厚度为准。此外,还要注重缓和沉降段设计,由于路桥工程形式多样,对于桥台刚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将其过渡到柔性填充结构时相邻处的强度不同,对此可在此处设置强度沉降段,此种方式也适用于路面路堤中,可有效预防沉降问题产生。
2.3台后填筑
在路桥施工中,路基出现沉降主要因路基结构变形、路面碾压增加所致,需要对后台进行填筑,以此提高工程稳定性。在填筑过程中,材料类型与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沉降度,如若选择轻质材料,则会使原本沉降作用较低,如若采用压实材料,则可使压缩模量提升,且可在动态负荷作用下产生竖直变形问题,由此可见,注重填充料的选择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尽量选取一些具有较强渗水性、含水量较少的材料,如砂石等,尤其注意禁止使用淤泥、沼泽土等,此类材料的含水量较高,且吸水性较强,不适用于路堤填充[4]。
2.4压实与排水施工
在桥台施工完毕后,便开始路堤施工,施工重难点在于压实方式、强度方面,应与桥台碾压施工方式相符合,还要注意路堤于桥台相交处的连接点加固,并在填实和碾压中保持一致。在排水方面,路桥沉降工程施工中很容易遇到阴雨天气,使施工现场水量增加,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或者降雨量较多之处,更要做好排水工作,以免使工地的雨水累积,对桥梁填土结构进行浸泡,使路基坍塌概率增加,出现路面损坏等情况,使整体工程质量受到不良影响。此外,在施工中还应参考当地的地下水位,将路基适当的提高,以此避免被雨水浸泡。
2.5后期养护
在路桥使用过程中,长期受到高负荷压力,很容易引发多种问题,且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一些细微问题也会不断扩大,对路桥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不但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还应注重后期养护,通过对路基防护坡、排水系统、路基路面进行检查和修护等方式,延长路桥使用寿命,有效预防沉降变形等情况发生。
结束语
沉降段施工质量对道路桥梁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只有基于深入的现场勘察,合理选择路基、路面施工材料与工艺,才能有效控制不同结构部分的沉降差和变形量,避免发生跳车现象以及道路桥梁结构病害,确保工程使用安全并使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邱垂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30):104~105.
[2]李晓春.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城市建筑,2017(3):298.
[3]许向阳.试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7(12):111.
[4]魏子亮.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