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对资源和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进步,通过扩大水利工程的规模实现更多的资源利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它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导流技术实现水流的舒缓,避免水流过激现象的发生,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果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速度,减少工期,使得水利工程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应用中。所以,施工企业应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并能够熟练掌握导流施工技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作。
1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分析和特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用水顺利通过施工区,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引导手段,引导上下游来水,科学控制来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施工导流技术可以使施工场地周围的水流向下,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水流的积聚和渗透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施工环境,有效保证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水流和河流汛期对水利工程效益的影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加快施工实际进度,创造更大的施工效益。目前,引水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在坝址选择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调查施工区的基本环境条件,结合施工区的实际地质、水文条件选择坝址,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工程建设规模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水能指标等因素,提高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其次,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完善水利工程的总体布局。坝址位置确定后,引水渠位置在水利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确定。施工计划的制定也是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既要以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基本保证,又要解决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在原有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物质资源,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最后,在导流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区建筑物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
2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2.1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则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重视,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在人才招聘阶段,要聘请技术型人才,使其可以熟练运用各项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施工管理意识,确保能够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施工队伍。还需要对人才进行考核,确定达到相关标准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人才的能力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
2.2导流施工的方案明确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用电,水利水电工程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建设的。建设水利工程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洪防汛。汛期不仅对水利工程有负面影响,而且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在水利工程防洪防汛的运用性质中都可以了解到,就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而言,制定的施工方案要合理安排水下施工的具体工作与时间,各个环节的施工控制在施工进度范围内,因此,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想要制定详细的水利建设规划就应充分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气象,掌握汛期时间,将导流工作在汛期前做好。
2.3明渠导流
为减少水流流入基坑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并挖设一定的渠道,从河岸中将水流引出,绕过基坑,进而完成导流工作,这就是明渠导流施工技术。
使用明渠导流方法,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详细勘查,一般情况下明渠导流技术只能够应用在较大探底亦或者平缓的河道中。如果是在老河道中,可以不必挖掘渠道,直接利用老河道完成渠道导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成本费用,在规定的时间完工。在较为特殊的位置,其中包含河床较窄亦或者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导流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要明渠导流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对于不常用且拥有台地的河道而言,在引入大量的水源过程中,则需要详细了解水利工程现场是否满足隧洞开挖;在施工过程中排水等是否与施工要求相适应;在较短工期内,是否能够合理布置挖洞装置。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导流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精准定位导流进出口位置,明确明渠导流轴线位置。
2.4分段围堰法
该方法常常应用在河道比较宽的时候,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项目不能同时施工,就需要分期导流。①缺口导流。这种导流方法比较适合在遇到洪水或者河流暴涨等突发情况的时候应用,容易使工程项目出现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为了能够让水利工程正常运转,则需要在建设时预留缺口,在缺口修建时不要忽略施工的状态,否则容易对建筑的结构以及泄洪能力产生影响。当水位回落、汛期结束以后则可以补全缺口。②底孔导流。底孔导流通常出现在分期围堰的一期工程以后,要用混凝土建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底孔,将底孔当成排水通道,当水流穿过水利工程的底孔并流通到下游的时候,要做好封堵工作,这样在修建高坝的时候更加适用。③疏齿导流。这种导流方式指的是在重力式混凝土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首先将预留疏齿状的缺口实施过水处理,在水利工程建筑体增高的时候,让河流的水能够交替经过缺口再导向下游。
2.5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将这项施工技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这是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目前,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还存在一些不足,要结合具体施工需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2.6主体工程的施工
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则需要对水利工程两侧的情况做好调研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分层法对其进行挖掘,并将两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3~6m之间。在采用分层挖掘之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潜孔钻造孔的方式进行分层。另外,在设置基坑时首先需要做好围堰布局工作,抽干基坑中的水,之后才可以开启挖掘工作。在建基面岩体挖掘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对应的保护层。在进行相关拆除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要最大化不破坏原有的建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度,而且还可以减少投入费用。
结语
引水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关键和主要技术,但引水技术的过程非常复杂。加强导流施工的各种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加强导流施工技术在管理和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流技术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全过程和难度,而且对建筑物的分布和形状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和水利工程顺利完成,在实际施工中,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定有效的导流设计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和功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元.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51-52.
[2]武江龙,曾政,刘隆昌.马坝河整治工程护岸结构方案优化实践[J].广东水利水电,2019(12):30-33.
[3]赵小芳.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