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监督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期   作者:徐帅 程崇
[导读] 工程质量需要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后得到大量证实数据。
        摘要:工程质量需要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后得到大量证实数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所得到了结果也会有所差别。本文将对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要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现状;检测要点
        1.前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贯彻质量检测工作,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推动工程建设发展。
        2.检测方法使用现状
        以结构混凝土质量检测为例,测试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有回弹法、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拨出法等;测试混凝土缺陷的有超声法、冲击回波法等。论影响力,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JGJ/T23、CECS03、CECS02和CECS21应用特别广泛。从天津建仪厂生产的回弹仪、钻芯机,到后来乐陵回弹仪厂的回弹仪、汕头超声仪厂的超声仪,几乎被每个从事结构检测的人员所熟悉。2000年后,仪器逐渐小型化、轻便化、智能化,出现康科瑞、智博联、海创、博远等厂家生产的数显回弹仪和超声仪。同时,建筑行业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在建筑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且成熟的几种方法自然被引入到其他行业中。建筑行业标准在水利行业运用之所以越来越广泛,与目前两行业的混凝土建筑物所使用的粗骨料粒径相近有关。尤其是商品混凝土大规模出现后,水利行业除一些大坝建筑物所用骨料粒径较大外,其他如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所用的混凝土与建筑行业很接近,因此,建筑行业的标准测试结果也非常符合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实际强度。久而久之,很多检测人员就忽视了这些标准的行业属性。
        3.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理进行技术质量检查
        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建设工程的监督涵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如果其中一个链接出现遗漏,则可能导致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致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将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施工期间起到减的的作用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施工期间起到减的的作用,通过对人员、材料等一系列的把控材料等一系列的把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监督中应用在建筑工程监督中应用,根据现有实践的结果,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监督的效率工程监督的效率。技术质量检测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的材料性能和不合格的质量能和不合格的质量。
        4.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要点
        4.1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
        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建立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具备资质证明。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引进新材料和新设备,把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制定专业的作业方案,加大力度监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可以发挥反面教材的作用,有效警示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施工单位需要落实质量检测责任制,做好工作记录,定期落实抽查工作,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维护整体使用功能。
        4.2建设信用体系
        监管部门需要有效利用信用管理平台,保障检测机构的信用。设置动态监控检测单位,大力表彰信用好的项目,使监控检测单位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出行业表率作用,如果发现违规违法行为,需要及时剔除检测项目,降低资质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吊销工作资质。
        4.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手段
        检测施工单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具体要去自检材料批次和材料数量,监理方需要结合工作要求落实取样工作,保障施工单位利用的原材料和构配件符合标准要求。监理方和施工方需要共同计划取样和送检等工作,明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和频率,提供可靠性参考,有效评估建筑工程质量。


        4.4提供齐全的材料质量资料
        施工单位在采购工程材料的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和资质等,保障供应材料的质量,择优选择供应商。进场材料需要具备出场合格证。施工成品和构配件需要建立第三方检测报告,根据材料进场的批次记录好台账。工程材料员和取样人员需要共同检测整体工程的结构安全性,考察工程材料的使用功能,统一记录材料的外观检验内容。
        5.提升工程检测结果科学性的措施
        5.1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以往的监督管理机制展开细致分析,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替换掉已经脱节的制度内容,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并且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结合应用效果和反馈意见,对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适用性。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将施工参与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如果检测结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可以根据责任制度进行追责,提高检测人员的重视程度,减少消极怠工情况的出现。
        5.2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通过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提高分析报告的说服力。在工程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属于该任务的重要执行载体,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大检测设备的更新力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信息交互平台,在平台中每天更新市场发展情况,了解目前市场发展形势。在制定检测设备更新计划时,需要结合企业目前的经济实力,若需要更新设备较多,但是会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时,那么此时可以制定阶段性更新计划,优先采购核心设备,其他设备可以暂时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应用,在后续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其他检测设备,从而在不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完成检测设备的更新任务。
        5.3构建高水平检测队伍
        通过构建高水平检测队伍,能够加快检测活动的开展速度,减少人为失误情况的出现。工程检测需要先进的检测设备,还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来操作设备,并对相应的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这样才能判断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大检测技术人员的综合培训力度,强化他们对检测设备的熟练操作程度,确保检测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检测知识和丰富的检测经验,确保工程检测高效准确可靠。定期选聘一定的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理论素养的检测人员充实到监测队伍中来,并对现有的检测人员进行轮岗培训,以此来保障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5.4做好部门信息沟通工作
        通过做好部门信息沟通,可以提高整个检测活动开展的有序性,提高前期样本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工程检测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检测过程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这也会影响一些部门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此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需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前告知需要检测的内容和检测时间,让部门能够提前做好规划,以减少部门矛盾。
        6.结束语
        检测行业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要求自身人员对各相关规范非常熟悉,融会贯通。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或怀疑存在问题时,各方应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标准来进行检测检验,为下一步处理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顾丽峰.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中外建筑,,2018(10):196~198.
        [2]王和节.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抽检的重要性与改进方式[J].四川水泥,,2018(9):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