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基础施工为支撑性施工环节,因而在进行施工时,要尤其关注土建基础施工,并将桩基础施工作为重点。在做到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完全掌握以及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土建施工质量将得到整体提升。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时,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对不同的桩基础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从施工规模到施工工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工程的持久稳定性与安全性还需要高质量的桩基作为基础,而桩基础技术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但目前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1桩基础技术
桩基础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提高其安全系数。桩基础技术能够应用于地质松软的地区,从土壤密度的改变来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在一些岩层或抗压力较高的土层中时,桩基础技术能够实现重力作用的传导,以此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如油田开采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多样化的环境,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为油田开采工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不良地质中或较为坚硬的地址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承载力、符合承受力、建筑物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保障,减少不利的地理环境对土建施工的影响。而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根据土壤的情况与工程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变动,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勘探,保证荷载量、施工效果、施工进度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
2桩基础施工技术重要价值
桩基础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桩基础可以为持力层提供承载力,使得持力层本身可以承受建筑的竖向荷载。在桩基础结构下,竖向单桩的刚度大,在自身荷载与有关因素的约束下,建筑地基可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桩身穿越液化软基层固定于基岩,一旦受到自然灾害,极易出现沉降等现象,此时,土层中的桩基础可以发挥其作用,由于其抗压性较好,可以在灾害作用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对沉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单桩侧向刚度大,可以抵御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等的威胁,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坍塌、倾斜的发生。
3桩基础技术施工特点
3.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地域广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地质结构,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加剧了桩基础技术应用的难度。在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地质等的特殊性。有些地区地震频发,也会对桩基础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3.2开展难度较大
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开展难度较大,需要重视工程前期的勘察与测量工作,提高桩基础设计的科学性。一旦在桩基础施工中存在某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诱发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的要点
4.1预制桩施工法
预制桩施工技术需要根据现场的材料、要求等展开设计开,应用打桩设备能够保证桩基的稳定性,为桩基础技术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预制桩的主要成分多为混凝土或钢材料,通过特殊材料的应用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保证预制桩的承载能力与功能能够满足土建施工的要求。
预制方桩的工程量等于设计截面积与设计桩长的积,而预制管桩的工程量等于设计桩长与外径截面积与空心截面积之差的积,在应用中需注意区分。其中混凝土桩在应用时易被温度、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钢桩主要应用于特殊领域。在预制桩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打桩的方式来确定桩基,再确定桩尖方向,预制柱的灌溉顺序需要从桩顶到桩尖进行,保证预制桩的浇筑质量能够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预制柱的施工方法上中,沉柱技术多种多样,对于沉柱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土建工程的规划来进行,保证预制柱的高度、桩基的数量与距离等能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4.2灌注桩
灌注桩通常需要借助器械来完成,包括沉井、钻孔灌注法与挖孔桩这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土建施工的具体要求、施工方法的特性等进行选择、规划,确保灌注桩技术能够更符合实际工程实况。打孔沉管灌注桩工程量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钻孔灌注法中成孔的工程量=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入岩深度,因此对于灌注桩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做选择。其次对于不同的灌注桩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流程、注意事项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施工前应当做好工艺上的调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灌注桩的硬度会影响桩的使用年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来对灌注桩的硬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施工中,对于可能出现误差的环节采取一定的工艺来避免,入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能够减少管道问题,对管柱深度的控制能够避免其承载力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灌注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4.3人工挖孔桩
挖孔桩的成本较低,且操作起来更为简单,因此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一些地下水较少的施工现场中,可以应用挖孔桩技术,应用较为小的面积来达到建筑工程的需求。挖孔桩技术是灌注桩的一种,应用时需要对地表杂物、涂层进行处理,并监控土层的变化来达到高质的施工水平。而人工挖孔桩技术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同名字所展示的信息,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种方法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程周期也相对较长,但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且质量和施工技术都有所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且出现施工上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因此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4.4桩基础的静力压桩技术
在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时,选取静力压桩进行施工,主要是将预制桩压入土壤内部,这种技术方式比较适用于地质不叫松软的情况下,大多数黏性土壤的地基可以采用静力压桩技术,实现良好的桩基础施工效果。采用静力压桩技术的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并且产生的噪音比较小,成本消耗也具有一定优势,也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随着传统施工技术在与现今建筑工程的脱节,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建筑工程发展所必须做出的改变。桩基础技术在地震高发地带、高层建筑、仓库、油田开采工程等条件、要求的建筑工程中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坚固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人仍有一些问题难以避免,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技术的进步,来不断完善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促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海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53-154.
[2]郭烽仁.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3):37-39.
[3]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
[4]陈义贵.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07):33-34.
[5]刘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