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领域的发展,水文地质勘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地下水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影响岩土工程建设稳定与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水文地质问题及相关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工程建设有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水文地质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不利影响,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引言
岩土工程本身具有着规模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着重注意工程安全。其中,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均有着密切关系。
1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形成规律进行勘察与分析。对地下水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分析与合理利用,对岩土工程项目建设中保证地基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与水文地质勘察之间有极为紧密的关系,地下水会对岩石成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持久性。由于一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较低,地质勘察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只是进行了较为简单的描述,没有提供地下水的各项工程参数。在勘察报告中,缺少水文地质勘察的细节描述,特别是在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南方,若勘察工作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极易引发岩土工程施工事故和地质灾害,严重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可见,全面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岩土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
2.1地下水上升
地下水上升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十分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究其原因,导致地下水上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水层结构发生变化、短期降雨量增多、自然条件变化、人为灌溉量大以及施工不当等,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潜水位会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在岩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对这一现象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三点地下水上升可能引发的现象:首先,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地下水的上升过程中,岩土土体的物理与力学性质均会发生转变,随着时间的增加,土体会朝向饱和软化的方向所变化;其次,会造成工程结构主体的沉降。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岩土工程地基,一旦出现了地下水上升,均会对其岩土结构的强度造成影响,同时导致沉降量升高;最后,会加土壤的沼泽化速度。随之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工程建筑长时间处于被腐蚀状态,最终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例如山体滑坡、岩土崩塌等。
2.2地下水下降
综合判断,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引起,具体表现为无节制的取用地下水、在不符合要求的河上游筑坝以及不按规定修建水库等。以上这些行为均会造成地下水短缺的情况,造成地下水下降。一旦出现地下水下降,会导致岩土工程的岩层与地层处于悬空状态,整个岩体工程的结构失去了有力支撑,随后引发各种程度上的地面下沉、土体崩塌等问题。除此之外,地下水下降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地面开裂与地基沉降,从而对岩土工程的结构安全带来直接威胁。
2.3地下水升降频繁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会遵循一定的轨迹和通道来流动,这就会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位会发生频繁的上升或下降。过于频繁的地下水升降会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危害,其原理是,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化,膨胀性岩土也会一直处于不间断的收缩、膨胀过程中,随着收缩与膨胀幅度的不断变化,建筑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危害。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来回流动还会带走土层中的胶结物质,大大降低土壤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导致涂层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将会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3岩土工程中强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措施
3.1提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视
地下水升降频率、地下含水层厚度以及地下水的水压状况等都是岩土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视,在岩土工程建设前期,应充分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并结合勘察结果对岩土工程施工及其后期使用效果进行评价,针对评价中的不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此外,勘察单位还应就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与施工单位进行详细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并提高重视,进而更好地结合勘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3.2对水文地质勘察标准进行统一、完善
为实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水文地质勘察标准的高度统一极为关键,这些标准必须包含勘察指标、勘察方法与评估标准等方面,并明确界定勘察内容与目的,使勘察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加强对先进勘察软件、技术的应用,与时俱进地更新各种信息,确保水文地质勘察数据较好的连续性与时效性。
3.3提升勘察工作专业性
不少施工单位使用非专业人员负责水文地质勘察,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定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为其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规程与规范体系已较为完善,明确了对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目的、评价的具体化规定,成为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对这一规程规范体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严格按照规范与规程的要求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工作水平。
3.4强化水文地质评价工作
水文地质勘察需对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与施工方案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对水文地质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首先,高度重视地下水对岩土结构作用的评价,对潜在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合理预测,并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可执行的防范措施。其次,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评价要与岩土地基具体情况相结合,分析水位地质变化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而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详细的水地质数据分析报告。最后,水文地质评价要求充分了解地下水自然状态或者一定条件下产生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人为因素可能对变化情况造成的影响,进而预测对岩土结构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以确定建筑所处场地地质条件,明确工程建设可能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避免地基发生不容许变形措施,确定地基承载力,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参考资料等为目的,水文地质勘察以掌握区域地下水与地表水主要产生原因、实际分布情况与运动规律为目的,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实验室分析、报告与图件的编制,两者在勘察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柏江源.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问题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7):248.
[2]王立,张景蕾.岩土工程勘察内外业一体化作业系统设计与实现[J].智能城市,2020,6(7):60-61.
[3]李荣先.浅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0(7):217-219.
[4]罗霄.BIM技术在岩土勘察成果三维可视化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7):53-55.
[5]徐静,王海涛.试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J].居舍,2020,11(10):188-189.
[6]曹聚凤,龙举.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20,46(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