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在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王前亮
[导读] 目的:分析研究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在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在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时段:2018.04-2020.01,选择我院接收的70例COPD患者,均实施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与对照组(单纯静脉麻醉)各35例,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及操作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对COPD患者具有降低VAS评分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麻醉;喉罩通气;COPD;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针对COPD患者多采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静脉麻醉状态下,患者心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呛咳、血压波动、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威胁生命安全[1]。本文择取本院于2018年04月至2020年01月接收的COPD患者,观察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在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04月至2020年01月接收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9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单纯静脉麻醉,观察组开展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其中对照组:15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值为46岁,年龄最大值为80岁,平均年龄值(56.42±3.62)岁。观察组:14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值为47岁,年龄最大值为81岁,平均年龄值(57.39±3.63)岁。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在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将丙泊酚(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535)和芬太尼(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从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剂量为1.5~2.5mg/kg,芬太尼剂量为1~2μg/kg,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处理。观察组患者在达到麻醉标准后将喉罩置入,利用三通连接管和麻醉机连接在一起进行通气,同时,通过三通连接管密封帽膜孔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展开操作[2]。对照组患者从鼻孔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两组患者保留自主呼吸,在术中,对氧流量进行调整,一般为每分钟1L。在检查期间,患者血氧饱和度不足85%,应该退出纤维支气管镜,利用呼吸机或者面罩对患者呼吸进行控制,血氧恢复至90%以上后,可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在检查期间,通过专业的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可分为:憋气、呛咳以及躁动等,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②分析疼痛程度(利用VAS测评量表进行分析,分值为10分,分数高即疼痛感强)及操作时间(根据操作时间,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以SPSS20.0软件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表述,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述,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明显较对照组(17.14%)更低,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P<0.05。
表1: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





2.2  分析各项指标
        结果显示,对照组VAS评分为(5.49±1.67),观察组VAS评分为(3.89±1.42),计算得知:t=4.3181,p=0.0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操作时间为(14.95±4.21)min,观察组操作时间为(10.33±4.51)min,计算得知:t=4.4301,p=0.0000,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是COPD患者有效的检查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需对通气进行控制。喉罩通气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检查的舒适性。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操作时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通过丙泊酚和芬太尼药物,可降低患者对刺激的应激反应,且对呼吸道操作的耐受性较高。同时,实施喉罩通气可持续控制患者呼吸,无需中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施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具有较好的通气效果,能够减少憋气、呛咳以及躁动等不良反应。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具有应用方便、插入成功率高的特点,为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时间保障,提高了COPD患者检查的舒适性,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COPD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过程中,应用静脉麻醉下喉罩通气,可降低患者VAS评分,缩短操作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红艳. 气管内表面麻醉在喉罩通气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003(044):8790-8790,8792.
[2]冯建标. 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喉罩通气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23):195-197.
[3]刘婷. 喉罩全麻控制通气在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012(017):68-70.
[4]陈沛锐, 洪澜, 林燕,等.喉罩通气在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9, 024(007):1165-1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