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期   作者:王艳霞
[导读] 目的:研究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研究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我院接收的创伤后骨感染患者48例(时间段: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为研究目标,并择取到感染骨组织以及骨创伤感染分泌物等共计123个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完成药敏试验。结果:总共分离出55株病原菌,1株革兰阳性球菌(56.36%),其中,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8.06%)、剩余均为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24株革兰阴性球菌(43.64%),其中,6株铜绿假单胞菌(25.00%)、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0.83%)。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表现的耐药性达到83.33%。结论:创伤后骨感染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合感染,且革兰阴性致病菌主要就是a.铜绿假单胞菌、b.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致病菌主要就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粪肠球菌。经多次住院之后,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率增大,变成主要的致病菌,对多次住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进行治疗需规避青霉素的运用,谨慎应用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等一些耐药性比较强的抗生素药物,应该选取敏感性比较好的利奈唑胺或是万古霉素等。
        【关键词】创伤后骨感染;多次住院;细菌分布;耐药性变化规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频繁,经致骨外伤发生率不断增加。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防治感染,各种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1]。创伤后骨感染在病情上相当复杂,患者病程也长,容易复发,严重时会对其生命构成安全隐患,也成为了骨科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2-3]。我院挑选其48例患者,经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完成耐药性变化规律等的研究,详细见: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的创伤后骨感染患者48例(时间段: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为研究目标,男性患者占据30例、女性患者占据18例,年龄最大94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5.8±2.1)岁。
1.2方法
1.2.1仪器、培养基
(1)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细菌鉴定仪;(2)配套的GN-AST试剂卡、GP-AST试剂卡;(3)血平皿;(4)巧克力皿;(5)M-H培养基。
1.2.2质控菌株
(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大肠埃希菌(ATCC25922);(3)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4)阴沟杆菌(ATCC13047);(5)表皮葡萄球菌(ATCC2228);(6)铜绿假单胞杆菌(ATCC27855);(7)肺炎克雷伯杆菌(ATCC700603)。
1.2.3药敏试验
        选用GP-AST试剂卡对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选用GN-AST试剂卡对革兰阴性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整个检测均用鉴定仪进行自动化处理完成。
2.结果
2.1分析病原菌的分布
   48例患者之中,最终培养结果显现阳性共有31株、培养结果显现阴性共有24株,阳性率达到64.58%。详细见表1:

2.2分析革兰阳性球菌对于常用类抗菌药物的具体耐药性
在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感染患者中,对于青霉素药物的耐药性达到83.33%;而粪肠球菌中,对于万古霉素药物、利奈唑胺药物的敏感性达到100.00%,但却对于四环素药物的耐药性达到77.77%;表皮葡萄球菌,对于克林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达到50.00%。详细见表2:


3.讨论
        骨科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术后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经济受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两方面:内源性来自患者自身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外源性来自手术室及病房空气传播污染,医务人员操作污染及手术器械污染等。针对这个问题,医院首先要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广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严防患者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对已发生感染的病例及时采样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分析,选用抗菌谱窄的敏感药物,防止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8例患者最终培养结果显现阳性占比高(31株)、阴性占比少(24株),在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感染患者中,对于青霉素药物的耐药性达到83.33%;而粪肠球菌中,对于四环素药物的耐药性达到77.77%;表皮葡萄球菌,对于克林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达到50.00%。此研究结果和黄俊灵, 杨晶, 季萍[4]等人的研究相似,展现出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耐药性不一,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要慎重。
  综上所述,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呈现为: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合感染,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属于主要革兰阳性致病菌。当对多次住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进行治疗时,需注意规避运用青霉素药物。
参考文献:
[1]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3.
[2]孙齐明, 于苗苗, 刘兵,等. 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18, 034(007):630-636.
[3]乔林, 夏志林, 刘健,等. 多中心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细菌谱特点及药敏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018(009):769-774.
[4]黄俊灵, 杨晶, 季萍,等. 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细菌谱及药敏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 034(002):214-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