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因为施工企业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牢固把握施工现场,然而,施工现场管理中依然存在若干问题,需要采取优化管控对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优化对策,最后简单总结了优化管理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1 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的原因,不能制定并完善施工管理体系,造成各部门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疏漏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造成施工管理工作的低效性。
1.2 施工管理制度不规范
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市场并没有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个别施工企业为了扩展订单量就打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期进度等旗号,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管理资金额度比较小,造成生产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无效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不正当的行为,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时刻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企业的长久利益。
1.3将安全生产放在管理工作末位
个别施工企业决策者一直注重质量和成本,管理人员则比较注重施工进度,忽视了生产安全管理控制工作,造成施工现场中并没有一套健全的、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体工作人员也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2.1 将生产安全管理放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首要位置
管理人员需要专门成立安全管理部门,需要给生产安全管理部门配置高素质、综合能力突出的专项管理人员,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具体内容、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各环节施工细节进行管理,降低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其次,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堆放、防护用具进行管理控制,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需要在生活区、工作区、材料堆放区安装监控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画面来完成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统筹管理调度、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优良。
2.2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
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体现在既要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又要优化其配置。首先必须全面提高项目经理综合素质,牢固把握项目经理选拔与任命,需持证上岗且通过理论测试,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与领导才能,能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与方案引导,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发挥有效地领导作用。其次,则要培养并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施工人员是执行施工任务的最直接实践者,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强化施工人员培训,重点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规范学习等方面来逐步优化,例如:开工前召集技术人员统一学习新技术,让他们熟悉新材料,强化施工的规范化操作,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优化管理成效
经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细致入微地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优化管理对策和措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上升到了全新的台阶,具体体现在:质检制度不断健全、完善,质检方式得以丰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检工作有具体、明确的制度可遵循,体现出规范化质检,有效控制了质量隐患漏洞,提高了质检工作效率,工程质量有了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以及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都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个岗位人员带着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深入到岗位工作中,施工现场安全秩序得以保证,工程施工按照预设进度逐步展开。
同时,随着施工材料的强有力管控,工程材料无论是质量还是型号都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要,提高了施工材料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工程质量。此外,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得以提升,技术人员能利用先进的新型工艺、技术等来优化工程施工,基层施工人员掌握了安全规程与安全施工操作程序,施工人力得到了优化分配。
2.4建立并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想要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品质,就必须要成立质量专项管理小组,质量专项管理控制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的工作是解决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效果,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同时,需要加强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品质的管理控制工作,降低材料质量对项目工程整体品质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整体符合相关检测标准。
2.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项目的好坏和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分不开的,建筑项目无论是在前期的设计阶段、 还是中期的招投标以及施工阶段,甚至最后的结算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 如:文化水平、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决策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所以,建筑行业一定要注重从业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对市场经济以及政策法规的教育,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2.6强化工程工序质量管理以及监督
在建筑工程中,控制工序质量主要是指检查工序部分,进而判断出整个工程质量是否稳定,是否符合标准。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按照工序的流程进行施工作业,任何施工团队以及施工工作人员都要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其次就是确保工序施工质量,这个环节是十分复杂的环节,因建筑工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差异,那么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对工序进行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管理时需要考虑到施工材料、机器设备、施工人员、环境因素、施工技术等等,只有有效的控制这些条件,才能够真正的保证施工工序质量[2]。
2.7提升施工工人的责任认识
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主要力量就是施工工人,所以,要借助于系统性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来提升施工工人的安全认知与个人责任认识。经过对施工工人的培训,来提升其思维认识,继而从根源处来增强工程项目的品质管控。唯有提升了有关员工的责任认识,才可以创建出合理的管控制度,继而从根源处将品质问题处理好。与此同时,还应该选聘有经验的专家来参与培训,以增强施工工人的专业技能水准,从而确保施工品质与施工效果。
结束语
综上分析,当施工管理控制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以满足甲方对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的要求,降低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建筑企业工程收益的可观性。
参考文献
[1]刘文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9(12):213+215.
[2]陶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9(12):30-33.
[3]苏志龙.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49-250.
[4]邢红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209-210.
[5]牛旺春.房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