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 扈金波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挑战,对技术要求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其极为重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面对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根据建筑项目的特殊性,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奠定坚实的技术保证。当然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复杂多变的环境,存在诸多挑战,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的后期维护上,都应该予以重视,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助力。
        关键词:房屋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结果,为了得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得到理想的效益,必须要进一步明确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分享给行业同仁,共同探讨,共同寻找后续的工作方向。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技术中,首先面临的便是搅拌过程中容易发生裂缝的情况,一般是内部热量不能够有效的散发,造成了内外温差,那么在凝固的过程中便会产生裂缝。另外,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水与混凝土没有做到绝对的分离,混凝土由于蒸发自身收缩也容易产生裂缝。其次,便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钢筋垫块的原因也容易造成露筋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钢筋是支撑混凝土的重要骨架,一旦这副骨架出现问题,整个混凝土浇筑质量便会受到影响。最后便是掉角。一般来说,在梁柱和洞口等一些直角的地方,如果前期没有做好足够的湿润,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刚度下降,极易产生掉角现象。在过早拆除模板的时候,由于撞击等原因也会形成混凝土掉角问题。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振捣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要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插入点以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进入混凝土内,倾斜的角度须掌控在科学的区间里面。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保障频率稳定,同时避免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和周围的模板进行触碰,防止出现给混凝土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
        2.2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环节之前,首先要在下部混凝土与新浇混凝土衔接处灌筑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厚度约为40mm的水泥砂浆。浇筑砂浆时,为了避免砂浆直接抖入模内,要以铁铲为主要工具完成入模。要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浇筑厚度在50cm左右,并且应当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层进行捣实。混凝土的下料作业要依照特定的顺序去完成,要做到连续浇筑。在使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保证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一致。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振捣的匀称度与密实度,特别是对于门框、窗框构造加筋以及钢筋纵横交错密集的位置以及墙壁厚度较薄的位置更要确保捣实。
        2.3剪力墙与桩基浇筑技术
        ①剪力墙属于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应该合理使用分段分层技术进行施工,通过流水作业的浇筑方式,在保证准确操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提升浇筑的严密性与稳定性,确保其强度符合标准。剪力墙浇筑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板结构、框架、梁柱部位的浇筑质量,准确地开展浇筑施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②桩基结构浇筑施工中,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浇筑施工技术,将平仓、振捣、独立性施工作为主要原则,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工作。

首先,使用定型模板之前,应该合理地涂刷脱模剂,确保表面的光滑性与清洁度,反复地进行模板边线的检查,保证其符合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其次,对于关键性的部位,应该严格进行浇筑强度与速度的控制,细化工艺技术,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工艺技术方案,在科学施工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工艺技术,提升浇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最后,还需对现场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标准要求施工,合理采用冷却通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从根本上预防因内、外部温差过大出现裂缝问题。
        2.4温度控制施工技术
        在准备开展施工之前,需要冷却材料,特别是在温度比较大的外界条件下,更需要做好预冷工作,可以通过减小浇筑过程中的基本温度实现,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温度之间的差距。在浇筑完成后,需要按照实际状况,在外侧进行保温层覆盖,把温度应力掌控在科学的区间。采用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成本,同时对于防止出现裂缝又有很明显的作用。
        2.5混凝土的拆模
        根据实践证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温度差,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混凝土散热速度比较快,如果不处理那么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拉应力。同时,假如后期的保护工作不到位,那么因为表面温度下降比较快,所以混凝土会出现裂缝,还有在拆模的过程中需要多角度的分析,比如根据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温度与环境,针对性的分析是否需要采取保温措施,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
        2.6科学合理调控混凝土配比
        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混凝土是其施工最根本的材料,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本来就很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在配合比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严格防止有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实状况的需要来进行相关操作,保证配合比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根本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小混凝土水化热情况,从而避免内外结构出现较大温差的现象。不仅如此,施工队伍应该科学的运用一些新材料,尽可能地减小由于出现水热化现象给大体积混凝土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
        2.7将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到位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给予高度重视,但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没有有效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如果想掌控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就需要将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在浇筑工作以及振捣工作完成以后,需要根据标准规范,使用专门的装置压实混凝土,把过多的水分给排出去,在压实完成后,还需要做好保湿还有覆膜的操作。不仅如此,在施工的时候要践行科学合理的宗旨,同时对于环境条件做好相应的监测,在根本上保障施工的有效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特别是在质量竞争愈发激烈的趋势下,为了体现出技术优势,更要合理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去优化施工质量。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同时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做好混凝土工程的养护以及裂缝处理、预防等各项工作,因此针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展开了进一步探讨,以此与同行业人士共同探讨、共同分析施工要点。
参考文献
[1]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6):41-42.
[2]左奇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89.
[3]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4-46.
[4]赵宇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0):17-18.
[5]胡灿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12):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