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与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了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受到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的影响,机电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行阶段出现的故障事故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内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以后,设备使用者不仅仅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士进行设备维修,也需要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提示自身的收益,并要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在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每一个行业都想提升市场竞争力,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过,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企业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有效监管机械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风险。
1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概述
1.1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的运行对机电工程的价值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并且进行及时的维修,就能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排查,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应该被忽视。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定期维修和监管的重要性。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企业的运转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1.2设备类型
目前机电机械设备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3种:一是专用设备。应用于专业化生产与专门使用中,安装与使用专用设备都具有一定针对性。二是通用设备。是指可以普遍使用的机电机械设备,安装部分相对一致。三是非标准机电设备。对此类设备的安装流程与安装技术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机电机械设备的类型不同,安装方式与流程也存在差异,应当选择最适当的安装技术完成机电机械设备安装。
2工程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设备维修和机制
在很多的工程项目中,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缺乏一定的认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导致施工人员不够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保养,这大大的减少了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没有计划的对设备进行保养,就会使得设备损坏情况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大部分都是在设备损坏之后,再派专人进行维修,这样的机制就导致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下降,最终影响项目的经济收益。在维修的时候,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导致很多维修人员都是应付性维修,这种应付性的维修,只能够保证设备的短暂运转,最终就会使得工程设备出现更大的问题,进而使得设备报废。所以机制的缺乏,是目前设备维修和保养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机制缺乏的原因更多是企业对此不重视。
2.2工程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缺乏规范性操作
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多的工程设备操作的复杂性在提高,对于刚刚使用的新型设备,很多的操作人员对此并不是很熟悉,由此产生不当的操作行为,对设备和机器造成一定的损坏,其次操作人员不能够熟练地按照规范去操作,就会影响设备的保养周期,使得保养周期变短,会减少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操作人员也有很多是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对操作更加不熟悉,一定程度上对设备造成了损坏。在工程项目中,很多单位为了加快进度,就会超负荷的使用设备,这样也会损坏设备。当设备维修时,多数维修人员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应付问题,导致对设备故障的发生原因不能够进行根本性的诊断,通常是对设备进行大面积的拆卸,这种维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其他问题的发生,还会增加维修时间,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很多工程项目缺乏高水平的维修和保养人员,机械化的设备有很多的零部件,其构成是很复杂的,维修和保养人员应该有与之相符合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2.3操作人员的管理存在问题
很多设备的使用者都不能够随设备的流动而流动,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很难进行管理。另外机械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大于操作人员掌握新知识的速度,使得很多操作人员不了解新型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在使用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随着工程项目地点的不断变化,很多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都不能够保持人员的专一性,这也就加剧了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的难度。
3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在制定之后并不是从一而终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发展的需求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和升级。针对机电工程机械维修和管理方面所制定的制度更应该符合这种方式,管理层人员不仅需要制定全面的管理方案,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更改,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3.2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要想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那么在招纳相应的管理人员时,就应该注重招纳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他们正式工作前应该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通过的才能上岗工作。在他们工作之后也应该定期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机械设备高效地运行起来。
3.3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与其他工种有非常大的差异。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其拥有非常高超的技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秉承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些事故的发生。公司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应该让每一个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操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设立一些安全设施来全方位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4要明确各项工作的管理
每个部门都要树立起安全管理的意识,在共同努力下完成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在进行机械设备的养护之前要细化和明确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将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要每个人都有具体负责的工作,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制定机械设备养护和维修工作的考察机制,对于在机械设备养护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人为故障,要进行整改和惩罚,并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管理培训,强化其管理意识,对于那些由于管理松懈或混乱而导致的设备严重失修人员,要让其承担事故后果,必要时要进行辞退处理,特别严重的情况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结束语
我国的机电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针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特点并没有设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也应该提升专业人员的素养和个人技能水平。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人员意识和技术水平才能让这个领域更加安全有序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黎显宁.探析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时代农机,2017,44(04):41-42.
[2]周斌.关于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3):233.
[3]张鸿波.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纳税,2018(18):116.
[4]林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8(09):50-51.
[5]李迪波.探析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