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洲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0120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BIM技术的核心特性,结合作者在项目中BIM技术应用经验,对BIM技术应用的工作范围、管控流程、使用原则要求等进行了总结,对项目全过程BIM技术应用的成果进行梳理。
关键词:可视化、BIM管控流程、管线综合、BIM建模原则
一、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技术,将复杂的建筑工程信息进行综合后直接可视化解释的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精细化管理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BIM技术具有以下4个核心特性:
1.可视化:
BIM通过可视化的模型,将传统的线条式构件变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出来,而且BIM可视化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和反馈,并在项目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中应用,帮助项目更准确更高效的进行沟通、决策。
2.协调性:
在设计过程中,往往由于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出现各种碰撞问题。BIM的协调性可以在项目建造前期帮助业主及施工单位提前处理这种问题,生成协调报告和解决方案,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返工成本和时间浪费。
3.优化性:
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BIM模型能通过对建筑工程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4.模拟性:
模拟性一方面指模拟设计出的建筑模型.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可以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实现非真实场景的模拟,例如后期运营阶段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地震人员逃生模拟、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二、BIM技术应用的工作范围
在项目设计管理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项目阶段,BIM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概括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基础模型搭建:
BIM模型信息包括了建筑、结构、机电、精装、幕墙、小市政、标识导向、泛光等全专业基础模型;对于不同的阶段需要搭建的内容视项目进度进行更新调整。
2.方案比选:
针对不同的建筑业态,对不同种类的功能房间进行深化建模研究,如管线详细分析、点位的精确确认、细化家具摆放研究、动态三维模拟等。例如酒店项目的客房、住宅项目的不同户型,商业项目公共空间;
另外,BIM模型可以针对幕墙进行模型搭建、多专业校核、面积及材料算量、配合出图、幕墙板面分格及构件优化、复杂节点三维模拟验证等工作。
3.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排布属于BIM技术应用中最普遍,也是价值最大化的功能,能够在项目设计阶段提前发现设计中的各类问题,避免后期施工错误造成的返工。
管现综合包括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各专业三维设计校核;②多专业碰撞问题检测;③专项设计校核;④设备夹层、屋顶排布、优化;⑤整体系统管线综合;⑥样板段/层BIM模拟校验;⑦精装配合优化,精装样板段可视化;⑧配合其他专业出图,如管线综合图、结构留洞图等;⑨施工配合,结合BIM模型校验现场施工还原度。
4.三维可视化
通过BIM模型可实现不同场景的可视化,便于提前解决后期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如设备检修空间的可视化,外立面百叶、广告位可视化,商业燃气站桩可视化、酒店客房效果可视化等。
三、BIM技术应用的管控流程
由于BIM技术需要综合所有专业的工程信息,要想实现BIM技术价值最大化,实现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套标准的技术管控流程和原则对BIM全过程设计进行跟踪把控。
以下根据BIM管控流程图可以简要概括项目对BIM设计的要求,在实际项目过程中,以下过程可能是动态循环进行,直至解决问题,达到最终的闭环。
.png)
利用BIM对设计成果进行技术管控,重点包括两个阶段:扩初与施工图阶段、精装样板段和精装设计阶段。对于两个不同的阶段,BIM技术的价值又有所不同。
扩初和施工图阶段,主要是对建筑模型的复核以及一次机电净高的控制,其核心节点逻辑是:设计院提供初版施工图→设计院各专业综合提供设计净高→BIM根据初版施工图建模并进行综合给出控制净高→两个净高对比分析→取可实现的最优解→完成设计院基准版施工图(土建、一次机电修改)→完成施工图BIM模型。
精装样板段和精装设计阶段,需要同时对净高和末端点位的准确性进行控制。净高控制的逻辑与前期基本一致。对于末端点位的控制,其核心节点逻辑是:精装扩初综合二次机电、智能化给出机电末端点位→精装样板段BIM模型建立(准确的土建和一次机电模型,二次机电、智能化、主管线路由、末端点位复核)→精装、机电共同浏览模型进行点位复核确认→精装样板段末端点位最终落位。
四、BIM技术应用的要求与原则
BIM技术能够对复杂的建筑信息进行模拟,优化处理,提高项目的管理精度和效率。同时BIM技术综合了跨专业,跨行业的技术要求,对于从事BIM技术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甲方管理人员,要想BIM技术的成果能够保质保量,真正指导实际施工,需要对BIM建模及管线综合提出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对于项目BIM应用中一些基本的要求:
1. 要严格按照设计提供图纸来搭建模型,管廊尺寸、墙体厚度、楼板高度、结构梁柱尺寸等定位必须准确;
2. 机电专业设备、管线系统名称、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等按图纸要求建模,搭建详细的信息块;
3. 设备排布和机电管线综合时要预留出管线综合支吊架及检修空间;
4. 如有管线穿越防火卷帘上方,要核实卷帘盒顶至梁底管线安装空间(卷帘盒尺寸可按500x500考虑);
5. 提前明确管道排布的大原则:
①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支管避让干管;
②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③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需保温管线在上,无保温管线在下;
④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管线绝对不能上翻,其他管线避让这些重力管线;
以作者负责管理的一个酒店项目为案例,选取后场走道与设备夹层管综情况供参考。后场走道的管道综合排布如下图,管道排布既最大化集中了同类管线的安装,也充分考虑了后期的检修安装条件:
.png)
设备夹层层高仅2.15m,设备管线非常密集,主要包括的管线有:风管:排烟管、排风管、送风管、加压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水管:喷淋主管线、消火栓管线、污水管、废水管、通气管、生活给水管、空调热水给/回水管、空调冷冻水给/回水管、空调冷凝水管;桥架:弱电安防、通信、综合布线、电缆桥架。
甲方核心的述求是满足后期人员的通行和检修,在经过BIM模型多轮模拟优化,实现了1200h×700w的人行通道。
.png)
五、BIM技术应用的交付成果
结合不同的项目阶段,BIM技术应用的成果文件也会有所不同。以下表格简要梳理了BIM管控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成果文件及要求。
六、总
.png)
结
BIM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跨专业、跨行业处理技术,能够对项目全过程技术管控起到增速提效、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的功能。作为甲方设计管理人员,除了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专业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基本了解外,还要对BIM技术的运用要求、配合流程等非常熟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三个要素:节点、成本、品质之间得到最好的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