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微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张贤伟
[导读] 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建设工程的数量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建设工程的数量,在不断满足各种建设要求的过程中,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而开展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受到内部和外部等各种因素环境的影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应对,提升整体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提升。
         关键词:新形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创新模式
         前言:质量安全一直是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为此,应当充分了解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典型问题,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切实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体制的影响
         随着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针对建设工程开展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并不能及时的跟上工作的需要。在当前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体制对具体的工作进行监管,导致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在有的地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内部开展管理工作的经费不足,人员不够,不能及时的对该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开展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导致建设工程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造成安全隐患。
         1.2人员的影响
         在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素质上存在明显偏低的现象,针对不同的建设工程,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但实际上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对各种新的监督技术使用不熟练,对于各种电气知识、消防知识严重缺乏,对行业的标准认识不清等等问题的出现,都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3法规的影响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该工作的重要性在意识上是重视的,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落后,不能及时地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法规制定,导致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难度。比如,在某地区制定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的现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多部门执法、交替执法、重复执法现象的存在,给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不良的效果。又比如在开展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只有罚款的相关规定,缺少对刑事责任的法律约束,造成部分建设单位不重视、不积极。
         1.4施工单位意识淡薄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对于整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建设单位为了追求施工效率,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善的约束整个建设过程。因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容易被建设单位的书面形式所迷惑,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5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段落后
         质量安全监督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前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眼睛看、耳朵听”的质量安全验收办法,没有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有的监督机构虽然采用了一些仪器设备,但是人员专业水平、设备应用范围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2新形势下有效应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影响的措施
         2.1完善体制建设
         在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过程中,一定注重体制建设的完善性。

首先,从建设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制度建设,保证各项施工都有相应的标准和制度约束,在适合的环境中进行开展,保障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设。其次,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队伍进行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开展与实际要求相符合的工作,完善对人员的制度保障与约束,提高整体队伍的法律法规意识。最后,在每个施工环节都开展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有效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提升人员素质
         首先,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各种新技术的使用,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技能水平,能够对各种环境下的建设工程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和法律法规的普及和约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各种行为,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和避免出现不良作风的现象。最后,整体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队伍做好政治素质的良好保障,只有建立一支符合要求、技术能力水平突出、意识素质水平过硬的团队,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
         2.3加强法规约束
         在进行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对整体工作的安全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地方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该项工作的影响,还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制定更为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安全监督工作进行必要的管理。首先,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中,对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进行明确,要保证各项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约定中开展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其次,完善建设工程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监理工作,来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水平和监督管理水平。
         2.4提高安全认识
         在对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注意及时的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升。只有施工单位提升安全意识,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各项安全措施,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工程的安全质量。如果监督管理部门在发现问题之后要求其进行整改,会大大延长整个工程的建设时间,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发挥。
         2.5及时调整政府监管部门的管理理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避免过多地干预建设企业具体的生产作业,避免干涉建设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只要保证其行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即可,避免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对建设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鼓励企业根据市场规律自行完成企业发展战略、行为的调整,加强建设企业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政府应当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平等对待发包企业、承包企业、中介结构等,避免对某一方进行偏袒。政府部门人员应当洁身自好,杜绝收受贿赂,为建设行业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加强支持和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2.6发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方式。建设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各界也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高了重视。为此,监督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创新,积极引入现代互联网等技术,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并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从而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果。
         3结语
         文章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完善体制、提升人员素质、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和提高安全认识等方面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有效提升了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各相关部门加大安全重视力度,全力保障安全施工,才能真正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守宁.谈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31):9.
         [2]于龙.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9(09):127.
         [3]杨钧明.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建筑知识.2019.06(05):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