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徐磊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7期   作者:徐磊 洪振宇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建筑技术和建筑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建筑逐渐得到了建设,同时人们对不同类型建筑工程功能的要求不同,这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性能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宁波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  31502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建筑技术和建筑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建筑逐渐得到了建设,同时人们对不同类型建筑工程功能的要求不同,这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性能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规模。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模块化、产业化等新型建筑形式不断增多,充分展现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现状。其中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结构稳固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建筑结构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图纸设计问题等一些问题,加强其科学设计研讨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图纸设计不合理
        图纸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施工指导的关键环节。从方案的编制角度上来看,设计标准需要通过图纸设计来予以呈现。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图纸当中,同时做好细节标注与整体管理。然而,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设计时选择照搬照抄的模式,通过套用模板的方式来进行设计,没有实现图纸设计的精细化,许多设计的内容都十分简单,无法对关键细节进行调整。甚至一些设计人员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参数通过胡乱拼凑的方式来进行添加,导致设计的整体稳定性遭受影响。从技术交底的层面上来看,图纸设计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技术交底的过程遭受影响,影响工期。
        1.2结构设计存在参数计算的不准确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中,由于建筑结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复杂,想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就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大量的参数计算,通过对其参数的准确计算,来为其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但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还常见参数计算的不准确情况,比如,在进行楼板的设计中,可能会存在设计有效的高度值太过于偏大的情况,且楼板的设计还可能存在没有对承受线的荷载楼板弯矩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其实际性能参数也没有科学准确的计算,这都可能导致其结构设计问题的出现,对后期楼板结构施工也会造成安全方面的影响。
        1.3设计信息化建设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设计贯彻信息化技术理念,推进建筑结构设计信息化进程是当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路径。相较于以往侧重设计人员为主体的结构设计模式,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BIM技术等一些信息化的结构设计技术、模式与方法,那么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在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结构设计软件或者建筑模型构建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比如,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人员依旧采取传统的建筑结构图纸绘制方式与技术,这样势必会对其整体的结构设计质量与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又或者在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的结构设计需求来选择恰当的设计软件或系统,以至于直接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甚至可能会因为错误运用某些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而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1.4基础设计不合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基础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确保建筑物能屹立不倒,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又增加了基础的设计难度,正因如此基础的类型、尺寸必须严格按照地勘来进行设计,而往往因为时间的原因,地勘提供的详细资料可能晚于设计,从安全角度出发,基础设计时难免被设计人员人为地再乘以一个放大系数,大大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合理修缮图纸
        作为整个建设施工的主体,图纸的修缮是提升建筑物整体设计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图纸的结构设计与整体规划过程中需要满足细节调整的要求,既要确保设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也要做好独立设计的管理,避免出现照搬照抄的情况。另外,为了确保技术交底的效率与效果,还需要做好细节的标注,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出现标注不清施工错误的问题,有效维护施工成本质量水平。
        2.2做好结构设计参数的准确计算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想要确保其结构满足工程要求标准,需要通过对其结构性能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后,和实际要求情况进行对比,或者按照要求参数来进行结构性能的计算,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比如,在楼板的设计中,为了确保设计和后期施工都不存在形变以及裂缝的现象,就需要做好对其结构形变范围的合理计算,而在对楼板变形的数据进行计算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规范进行,不能存在个人主观的意识判断情况,也不能对相关计算实施简化处理;一般在楼板还当作上方非称重的隔板来设置,在对其进行设计计算中,当其不当作荷载来计算,而需要将其荷载进行实际的承重力转化后,在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2.3加强设计信息化建设
        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效率,降低结构设计问题的发生概率,还要注意加快推进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积极地引入和应用BIM技术等一些信息化的结构设计技术与手段,利用自动化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或者建筑结构材料等造价软件等,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成本因素、质量因素与安全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可以得出一个建设成本最低,质量过硬的合格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比如,基于BIM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打破传统依靠CAD等二维结构图纸设计软件带来的直观性不强等设计问题,可以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构建出形象性与生动性更强的三维建筑结构模型,这样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加便捷地对不同的建筑结构进行直观设计,避免因为某一部分的设计要素没有得到考虑而影响了最终的结构设计质量。此外,基于信息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利于提升结构设计的质量,降低整体结构设计的成本。
        2.4优化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经济合理的基础建设对建筑使用者来说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基础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认真研究地勘,做好一系列设计准备工作,统筹规划整个设计基础结构,还要根据地基的现实情况总结出最优的设计思路,在确保建筑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出最经济合理的设计规划。要严格遵守设计的规范,尽量避免基础设计误差,提高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标准。
        2.5提升抗风结构设计水平
        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物的受力特征决定了抗风结构水平,所以需要在高层施工过程中做好受力特征的分析,通过统筹规划的方式来避免风载荷过大的问题。根据施工经验以及区域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框架结构的强化与调整,包括优化抗震指数,做好钢筋的选择与整体设计等,都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受力性能,满足抗震的设计要求。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对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和工程长期稳定的使用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单位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正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对设计问题的解决,这对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岚岚.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102.
        [2]倪金姣.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居舍,2018(17):91.
        [3]薛颖.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冶金丛刊,2017(4):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