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有效优化策略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李金冰
[导读] 土地资源作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起作用不言而喻

         摘要:土地资源作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起作用不言而喻,在实际的开发利用中,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关政策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所面临的困难有很多,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这些土地资源,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国家实力。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承载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存在着数量有限、不可再生的局限性。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人多、地少、可利用人均耕地面积更少的状况,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目前的状况,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土地现状,参与保护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1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我国管理土地方面的相关部门很多,不同的用地,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其管理的内容、职能也不尽相同,但主要问题都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没有专门的针对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不知找谁解决,各部门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宏观调控能力差。土地的规划包含着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水利布局、工业化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领域的职能有部分交叉重合,给土地管理带来了很大阻力。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规划建设工作,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水平。
         1.2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不协调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有着幅员辽阔的土地资源,但实际上我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导致在人均面积上不占优势,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短缺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短缺,在用地管理规划方面,存在一些用地规划滞后、个别用地指标和现实用地明显差距的问题,但为了发展需要,会出现建了拆、拆了又建等重复建设的情况。违法用地现象在土地管理中也普遍存在,有部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村级组织或干部代批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导致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在推进管理工作时阻碍重重。
         1.3人才质量与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目前使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原有的传统管理技术,大量复杂烦琐的工作依靠人力去完成,只有少数部门配备有计算机,但在测绘和管理规划方面,实际的应用还十分欠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较大,地域辽阔、涉及面大、实际工作操作难度大等,都对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只有基本的工作能力,对新技术的掌握没有达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水平,就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现实的制约。
         1.4土地征用补偿不到位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周边的大部分耕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又由于一些企业由于农村土地单价便宜,而在农村地区选址建厂,致使失地的农民不断增多。这些农民陷入“三无(耕种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窘境。同时,由于对农民补偿的标准不一,甚至是一些国家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补偿金都不能100%的落实到位,何况一些民用征地的赔偿。这种情况就会产生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优化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
         2.1增强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要想真正的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价值,首先就需要想办法增强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相关部门机构要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招聘门槛,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基层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者都并非是专业的土地资管理人员,因此他们所掌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不足,管理能力普遍不是很高,加之许多土地资源管理者缺乏前瞻性的管理规划和意识,因此管理质量可想而知,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所以说,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要提高招聘门槛,结合基层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二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土地资源管理内容以及方法等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而且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不是一项低门槛的工作,其与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多项工作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管理者不能仅仅只是掌握土地方面的知识,同时,其还需要全面的了解与土地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而有针对性的培训,则可以达到提升土地资源管理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及集约化利用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土地资源广阔、土地类型复杂多样,资源丰富,但实际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所占土地资源是极为有限的,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因此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还需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管理意识。而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意义,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还需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化利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实现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另外一方面,在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要科学城市布局进行规划,明确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空间限制和用途限制的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人地矛盾。
         2.3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质量
         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都将会对土地资源管理质量效果产生影响,而要想真正的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高效利用,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监督。如在城区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从当前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规划方案将会对土地资源利用产生的效果,同时还需从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这样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此外,地方政府还需尽早建立专业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各个基层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职责,提高土地资源的监管水平,加强对各种土地资源的集约管控。在土地资源使用时,必须要按照规章程序,仔细的对每一块土地用途、去向等进行审批,对于资质不合格或者是证书不全面的土地资源利用不予审批,对于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土地利用,则需要及时的中止项目,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发生,使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2.4严格执行补偿机制,保障失地人员生活
         在实际的征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所征用土地所给的补偿金制度,不能让失地人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基本的生存权利。当然,不能纵容失地人员“漫天要价”的行为。同时,要严格落实土地审批程序,做到“六个不批”:即不符合土地规划的不批;没有农用地转年度计划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的不批;未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没有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的利用土地。
         结束语
         总之,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合理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地资源矛盾的缓解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新时期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魏佳.经济研究导刊.2018(25).
         [2]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李康.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
         [3]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左丹凤,胡元盛.江西农业.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