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层建筑工程量也不断增加,所以当下面临着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较为紧缺;为了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就需要适当的转变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本篇文章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进行研究,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着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及由于操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现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因此对于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层住宅;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工程位于浙江某市区,由于施工场地较为狭小,占地面积为10690㎡,实际建筑面积为16376㎡,地上总共有11层,地下有一层,地下室层高为4.5米。建筑抗震烈度设置为七度,主要采用桩基承台式基础,该工程建筑物基坑深度为五米。工程建筑物整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实际现场的基坑为长方形,分别为56米乘26.6米,基坑整体面积为4500㎡,基坑开挖深度为5.3米,具体场地的建设都属于勘察深度范围之内。
该工程地层主要是由杂填土和硬壳层黏土及淤泥和淤泥质黏土、粉质粘土、粘土和混卵石等9个工程地质层以及13个亚层共同组成。①杂填土:杂色,由碎块石、砖瓦砾混砂土、黏性土等组成,成分复杂,土性呈湿、稍密,层顶高程为0.29m~5.30m,层厚0.4m~4.1m,全场分布。②黏土:灰黄色含铁锰质斑点,底部逐渐向淤泥过渡,层顶高程1.90m~4.20m,层厚0.30m~2.10m,局部分布。③淤泥:青灰色,流塑,不均匀夹粉细砂薄层,局部含量较高。层顶高程-0.46m~3.07m,层厚11.60m~l5.10m,全场分布。
2基坑支护体系及重要性
基坑支护是非常重要的结构体系,其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基础变形。因此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选用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对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勘查,并且准确的得出有关参数,在适当情况下需要进行合理的力学实验,只有对环境数据有着准确的把握,才可以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可靠性。除了受制于周围环境之外,基坑支护体系还需对项目成本造价和综合因素进行考量,在满足最佳效果的同时分析其经济性。对于施工场地地质条件较好的工程,可以选用柔性支护;而对于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时,则需要采用刚性支护来满足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如果由于周围地质环境较差,采用模板支护则会容易对周围土体造成相应的干扰,土体受到扰动,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3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分析与评价
3.1有关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岩土计算参数
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基坑围护地层主要分为杂填土和黏土及淤泥,在基坑的深度范围、该土层基坑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3.2地下水
本工程当中的主要土质为杂填土,同时黏性土中还具有沙夹层;由于风化基岩造成了部分裂缝,这些构造都会严重的影响工程的透水性,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地层具有较强的透水能力,往往会对实际工程造成部分干扰;由于地下水中带有污染,特殊物质则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影响。该工程通过对周围环境系统的调查,针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该区域的具体水质较为良好,地下水质并未造成污染,因此对于具体工程的建筑材料不具有侵蚀性,但是也会影响实际的施工。
4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保证高层住宅深基坑高效的施工和安全的性能,因此需要对于基坑进行具体的施工监测,主要监测内容需要针对基坑周围的变形以及土质的扰动情况进行统一的反馈和分析,落实到具体施工的不同环节,做到及时监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避免由于基坑土体产生扰动,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变形。对于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合理布置,主要设置在深层搅拌桩桩顶以及喷锚支护的上坑口线,从而保证监测的有效性。本工程不同监测点之间分别隔15米,进行相应的布置,总共布置15个监测点,具体内容如下表2所示。
4.1观测点设置
对于观测点的合理设置,可以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采集。将测距点的设置在距基坑36米处相对稳定的土层上,还需要确保布置在基坑延长线的方向上。对于护坡桩的水平仪监测,则需要在钉土墙上进行布置,并需要间隔适当的距离。对于护坡桩倾斜观测,则需要设置在钉土墙以及桩的上下各设置一点,从而保证监测的可靠性,而且间距还需要保证在10米到15米之间。通过本工程监测锚杆的变形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标记。沉降监测在基坑高度5米到6米的分层进行设置,并通过水准仪进行精准观测。
4.2结果分析
本工程分析方法及处理原则:变形观测需要每隔七天进行一次准确的分析,并且及时随工程进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要考虑气候会对变形造成的影响,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观察周期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进行每次观测工作后,进行汇总和整理,对比前后的观测内容,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
5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法
5.1转变施工观念
通过对国内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和经验的分析,可以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结合先进的施工理念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结合相关的经验以及具体的案例,兼顾不同工程所存在的差异;只有对这些进行统一综合考虑,对具体制度进行落实才可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准确可靠性。避免由于传统计算方式所造成的三个误差,从而会在具体工程中造成浪费。
5.2加强监督协调管理力度
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状况,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还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可以避免由于监管所存在的问题而造成的施工缺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准备阶段就需要对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设备进行准确的研究,还需确保施工工序的准确进行,在具体施工方案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细部施工的管理,重视细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工程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来保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也可以落实具体施工方案的实施。
5.3加强土方开挖的施工工序
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工序进行相应的处理,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才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施工所造成的问题。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案例,并采用先进的施工理念进行相应的施工,针对不同工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准确分析,并且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开挖准备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明确开挖顺序,要对具体支付的时间和施工顺序做好规划工作,避免由于施工工序的不合理造成开挖后并不能及时的进行下一步施工,从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才可以帮助对施工支护物周围土体进行相应的观测和控制。
6结语
综述所述,在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由于当前土地资源较为紧缺,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扩张,因此具体的施工环境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只有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有效实施,才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并且结合国内外先进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合加强创新能力,才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