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结合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特点,分析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基建一体化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管理措施,以期能够为业内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对于电能的实际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电力企业不仅要推进基建工程建设,还需要做好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一、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特点
结合当今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项目管理并非是独立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之外,而是同建设项目中的诸多环节、工作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甚至建设项目管理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体量及成本,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不过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同其他行业的建设项目有着较大的实际区别,其具有资金需求大、技术要求高、质量标准严格、投入施工设备数量大、协同施工单位数量多等特点。在该些特点的影响下,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比较大,若是不能够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管理,将可能会出现管理效果下降,无法满足项目实际需求等情况。
二、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种系统性工程,由于其有着协同施工单位数量多、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使得传统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对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致使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进度管理等诸多管理内容受到了严重影响。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来看,如今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传统管理模式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电力企业未确定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2)未能够精准界定区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3)项目管理未能够得到完全落实,项目管理流于形式化;(4)项目管理效率比较低,无法满足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要求标准[1]。
三、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要求
结合当今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今建设项目管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1)在基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逐步对当今行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利用,促使基建工程建设项目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安全化发展;(2)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智能管理理念,对BIM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诸多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管理;(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项目管理标准,其包括有设计标准、工艺标准,造价标准、管理标准等等内容;(4)在项目建设前,电力企业需要对所有涉及人员进行素质培养,其包括有责任意识提升、施工技术提升、设备操作能力提升、安全意识及技术提升等等内容;(5)对于设备管理,应做好设备的施工前的全面检修和施工中的日常的故障检修,确保设备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6)不断加强纪检项目管理技术水平,确保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2]。
四、基建一体化中的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以现有的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作用标准等内容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先进的建设项目管理理念、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针,汇总出包含有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及方法、技术规范、项目指标体系等7种基建一体化项目主要内容;以及5项主要建设项目管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项目质量管理:为确保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及后续使用效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且合理的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从项目准备阶段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位置全过程阶段的项目管理内容,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综合化管理。
(2)安全管理: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非常多,安全管理就是提前发掘出该些安全事故风险内容,并采用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或者为工程留有安全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3)进度管理: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结合项目管理内容,严格监督并自行项目计划,确保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及安全性的同时控制项目的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4)造价管理:通过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多次计价计算等方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并建立专款使用制度,确保后续施工中的资金使用效果。
(5)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的控制并提升项目相关人员的技术自行情况,其需要监理人员做好项目中的各环节施工技术检查,并严格控制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项目变更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到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的情况。
五、推进基建一体化建设管理的举措
(一)构建业务项目部
在基建一体化建设中,业务项目部作为核心组成内容,其需要电力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支持。在实际业务项目部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的提升,此方面工作可以通过能力培训来完成。在培训前,电力企业需要在业内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且合理的管理人员素质培养计划及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前的能力摸底考察,结合考察结果进一步明确培训内容;在完成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以后,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评,然后再了确保考评结果公平公正性的前提下,对进步最大以及考评效果最佳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强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
(二)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在项目真实开展前,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此标准要包括有项目设计标准、设计施工标准、项目管理标准等等诸多方面内容,为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管理参考标准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确保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整体质量控制效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电力企业应要求管理人员通过旁站、巡检、突击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提高质量控制效果。
(三)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体系建设
首先,电力企业应建立完全的审查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对招投标、材料采购、生产设备更换等工作的相关企业单位的资质进行全面审查,资质审查不通过的单位坚决不能够采用。其次,在施工前,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预防保障措施,并做好施工前的事故突发演练工作。最后,需要同施工方、监理方等工作涉及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并要求相关单位能够将电力企业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体系落实到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促使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四)使用新型技术手段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对BIM技术、大数据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利用。通过二维码技术,可将含有工程人员信息资料的二维码打印在安全帽上,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BIM技术对工程人员的施工情况,行进轨迹等诸多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通过相关系统自行分析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操作不规范或者其他质量问题[3],达成建设项目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可用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电力企业需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来增强建设相关管理效果,确保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的同时,增强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电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思宇.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501(16):161.
[2]王雅雪.电力工程管理规范化与精细化研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8):380-381.
[3]刘琼.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作者简介:薛雪(1985、12-),女,本科,西昌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