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张 敏
[导读] 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使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更具针对性,从而促进智能电网规划评价的高效、准确实施。
        摘 要: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关键的一部分,现代化电网的分析研究,建立一套合理的、完整的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改善整个规划和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改善的准确性预测电网发展趋势,因此,智能电网规划与体建评价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规划工作的智能化、科学化的最终效果。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使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更具针对性,从而促进智能电网规划评价的高效、准确实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一些内置硬件搭配一些技术手段,通信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战斗系统,智能终端系统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并为研究内容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建设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图1)。
       
图1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1.1 智能化基础建设指标
        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由通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主站系统规划评价指标和智能终端/子站规划评价指标组成。通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通信系统是实现电网规划评价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基本的指标。通过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员工的电力系统实时控制和信息传播,但通信系统结构特征的特点,如明星,环和网格通信网络也有节点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保证整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智能电网规划的角度来看,对通信系统的指标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一致性强,通讯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安全,利用加密技术保护通信信息的安全;高效率,通过宽带、光纤等高速通信方式保证通信传输速率;可靠性。在通信设备中安装备用设备,以确保通信系统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主站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主站系统是反映电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系统,是整个智能电网的中枢系统。主站系统规划的评价指标应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确定。主要评价指标如下:系统功能。主站除了具备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具备智能监控、系统自动优化、智能预警等智能功能。这个系统是有效的。主站配置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要求计算和交换效率高。系统的可靠性。利用网络安全技术手段,保护节点信息安全,防止黑客攻击。智能终端系统规划评价指标:根据设备配置对智能终端系统进行评价。智能终端系统规划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为:一致性。智能电网终端接口应标准化、系列化,所有通信接口、数据接口等设备应保持一致,便于系统协调工作。聪明。安装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设备经济。智能电网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功能,降低一次设备改造的要求,节约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
1.2 绩效评估指标
        性能评价指标是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的核心,是衡量智能电网规划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智能电网规划评价体系的性能评价指标分为电网性能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三部分。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以提高电能质量为规划目标,可用公式计算:

式中K表示规范方案内电能质量提高率;n1表示平均电能质量不合格数量;n2表示平均电能质量合格数量;n0表示电能总数量。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以减少维修成本为规划目标,可用公式计算:TC=(A0+A1)×C×T,式中TC代表维修成本较少率;A0代表用于维修的固定资金(元);A1代表维修所用的资金(元);C代表传统电网维修成本占比率;T代表智能电网维修占比率。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智能电网的应用带来的最大社会效益就是停电损失的减少,其计算公式:S=ρETi,式中S代表停电损失的减少率;ρ代表停电后用户产生的经济损失(元);E代表用电总量;Ti代表停电时间。
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确定后,需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Ahp是通过比较具有相同属性的指标,判断智能电网规划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目标设定指标权重。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确定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的权重,保证了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为了验证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该体系应用于某城市的智能电网规划工作。城市电网整体水平较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电网结构也适用于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2.1 背景分析描述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智能电网规划具体要求如下:在“主站系统+终端系统”双系统体系结构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框架,使用光纤通信技术,以确保系统效率、通信网络结构采用环网结构,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主站系统的设计采用自动配线系统来实现系统的功能,采用客户信息CIS系统来实现系统的可靠性。结合地理信息GIS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完成主站系统的设置,并提供统一标准化的硬件设备总体配置;智能终端系统选择一致的接口设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该城市智能电网指标权重。用公式计算出该城市的绩效评价指标。该城市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某市电网智能化规划评价结果

注:字母代表的指标全称由图1可查
2.2 分析结果
        在城市智能电网规划评价中,大部分指标均超过0.70,各项指标综合得分达到0.88。具体分析结果如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平均得分达到0.75,极大地满足了一致性、智能化、可靠性、系统功能性和系统效率等要求。在保证电网智能化的同时,降低了电网的投资成本,实现了系统的经济需求;性能测试的最高分达到了0.87,而最低的分数是网格性能分数。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是实现智能电网规划的有利手段,对电网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博. 高志远.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和展望[J].中国电力,2017,50(12):136-140.
[2]刘亚红. 高云霞. 关于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01):153.
[3]刘兴元. 分析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时代农机,2018,45(12):122.
[4]彭宗旭. 王 超. 在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中对电网安全的考虑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9):213-214.
[5]郝志刚. 关于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考虑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4):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