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作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增大,这对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了配电网可靠性,保证配电网系统能够可靠的运行。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因此加强其网络的可靠性管理,对管理体系进行创建和实践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笔者以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作为选题,首先简介介绍配电网的相关概述,其次,指出加强配电网可靠性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最后,重点探析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策略,以期能为当前电力企业提供若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管理策略
配电网可靠性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的效益,关系着用户用电需求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电力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发展。当前很多电力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管理体系进行创建,深入可靠性管理实践活动,实施有效的措施确保配电网的可靠性,这体现了电力行业发展对配电网环节提出的要求。
1 配电网可靠性概述
1.1 相关概念
配电网可靠性指的是能够可靠将电能提供给用户的程度,是对电能质量指标的重要反映,是对供电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可靠性指标是对电力系统建设和发电情况,甚至电网运作等方面的综合化衡量,通常来讲对可靠性的考核是以一种数字化方式来进行考核,以计算可靠率为基准来开展考核工作。可靠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长中有效总体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当平均停电时间缩短时可靠率数值会提高很多,伴随经济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对在可靠性上的要求越加提高。为使供电更加持续,将电力企业效益提高上去,需要将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的任务,将平均停电时间缩短下来[1]。
1.2 相关管理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配电网历史、现实情况的归纳总结和评价,其他部分是对电网规划可靠程度做出的预测和评估。从对过去历史的追溯可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过电力部门主导之下公布了对供电可靠性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管理的方法。伴随相关管理工作日臻成熟化,在电力部门努力之下建立了既标准又全面的可靠性指标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对电力设备运行、用户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这几种指标做出了划定。对可靠性做出的预测和评估来说故障模式分析法是现今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着良好的运用效果,所以应用很广泛。
2 加强配电网可靠性管理的重要作用
配电网可靠性关系着电力企业各项性能指标的稳定性,相关企业都将这种可靠性的提高作为重要任务,用户在对电力企业选择中配电网可靠性是一种可供参考的重要参数。配电网向用户传输电能,深深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在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因此保证配电网的可靠性,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很多停电事故是由配电网出现故障引起的,因此需要确保配电网的可靠性来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电力设备提供支持,也需要技术水平精湛的从业人员,也要注重对管理水平和供电水平的提高,使用户需要得以满足,为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
3.1 外力因素
配电网在运行中因为外部运行在条件上还没有达到标准,由此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当前我国配电网发展现状来看传统配电系统并没有使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安全性也达不到标准。在原有的系统中很多网线是架空的,接线形式与树枝相似[2]。在住宅区或者工业区采用的多是架空线这种方式,这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安全隐患由此从中形成。
另外有些用户在电力需求上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然而配电网架规划还不够全面,并未有效,所以会发生临时接线的情况,再加上设置的地点位于施工工地之上,这种情况安全隐患也是存在的,也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对此相关人员应予以重视。
3.2 用户影响
用户设备缺乏专业人员巡视维护,产权分界点带保护开关覆盖率低,导致配网线路越级故障频发,用户影响目前已成为导致故障跳闸的主要因素。用户产权线路及设备运行状况差,需要加强用户报装接电和设备管理,把好业扩工程质量关,防止客户设备带隐患入网。强化营销业务系统、用电采集系统日常运维,及时更换老旧故障终端,提升停电数据采集准确性和完整度,监督用户强化设备隐患缺陷防治,降低用户故障对停电的影响。
3.3 设备原因
配电网老旧设备数量逐年攀升,设备健康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计划检修和工程停电来更换、维护设备仍是影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主要因素。通过全面排查老旧在运设备,以运行年限超过10年及以上且存在较严重缺陷的电网设备升级改造为重点,提高装备标准化水平。
4 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4.1 对常态化考核机制加以建立
电力企业要将目标管理这种方法引入进来,立足于年度工作计划,对可靠性控制目标进行制定。在对目标制定中可以依据多方面的情况来预测可靠性水平,将与地域、用户需求相符合的控制目标值确定下来。总体目标被确定下来之后应对指标进行细分,各部门和班组,以至于个人都要落实好工作任务及责任。
对常态化考核机制的建立在目标管理实施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企业应该对考核制度统一制定,根据制度规章定期考核工作人员,并进行通报,促使指标预测和防控电网故障的实现,停电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
4.2 实行综合化的停电管理
在对月度停电计划进行制定时要对规章制度进行确立,在用户接火停电计划方面,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向有关部门将申请提出来,对临时停电申请而言相关部门要根据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批,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审批流程具有制度化的特点,为重复停电起到避免作用[3]。定期召开配网停电会议,在会议上经过讨论对月度和年度配电网检修计划进行制定,对配网停电联动机制进行建立,促进主配网从立项和设计再到施工整个过程的运行能够联动开展下去,将主配网之间的界限打破,促使与之关联度高的工程在停电时间上能够实现一致,以此使重复停电问题得到解决。
在停电前电力企业要分析评估停电过程,对转电操作方案进行确定优化,停电之后实时监控送电情况,当延时送电问题出现时应将应急管理机制启动,实施严格的控制,将实施停电计划情况、可靠性指标作出总结,积累管理经验,使由于管理不当带来的停电问题得以避免,使电气企业供电更加可靠。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展开了论述。对于配电网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实践来说首先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配电网可靠性对于电力企业供电、用户正常用电问题的重要性,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配电网可靠性,认识到配电网可靠性一旦出现问题的严重性,也要认识到加强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措施来加强实践,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周厚科.基于可靠性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以某地区为例[J].技术与市场,2020,27(05):163-164.
[2]郑雅轩.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J].山西电力,2020(02):18-21.
[3]杨惠健.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拓新手段研究[J].电工技术,2020(08):77-78.
[4]赵金利,陈昊,宋关羽,范心明,李鹏,吴建中.考虑可靠性收益的配电网智能软开关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0):22-32.
[5]罗荣茂,顾勇,苏川,叶青,杨玉静,宁永龙.可靠性的智能配电网架结构优化方法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20,28(10):13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