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领域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电力行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适应这种社会电力能源的巨大需求。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配电领域的应用使得电力企业的配电效率明显的提高,其带来的效益直接影响电力能源是否充足。因此,该文就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做出探究,并提出浅显的意见,以供电力行业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而在配电自动化运行的时候,还要有良好的配电管理策略。通过不断革新各种电力配电设备,实现高效电力配置,以及结合实际配电自动化程度,不断改善配电管理策略,尽可能将自动化配电的优势展现出来,在确保电力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1]。
1配电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相较缓慢,配电网相关技术都相对落后。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电力企业在各个区域建设的电力供给系统的密度也不尽相同,并且不能有效地关联各个电网系统,这也是电力企业进行配电管理工作的一个潜在难题。除此之外,我国电力系统不管是在管理、自动化程度以及设备的普及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配电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资源的巨大需求,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电力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最后,规格不达标也是我国配电网设备存在的问题之一,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相对较低,专业电力人员的缺乏,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对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也不够明确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相较缓慢,配电网相关技术都相对落后。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电力企业在各个区域建设的电力供给系统的密度也不尽相同,并且不能有效地关联各个电网系统,这也是电力企业进行配电管理工作的一个潜在难题。除此之外,我国电力系统不管是在管理、自动化程度以及设备的普及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配电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资源的巨大需求,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电力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最后,规格不达标也是我国配电网设备存在的问题之一,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相对较低,专业电力人员的缺乏,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对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也不够明确.
2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方法
2.1开发自动化程序
要想实现电力的自动化,首先就要开发自动化程序,还要保证这个程序能够随着电力的发展不断更新,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推动电力的发展。可以利用计算机研发一个配电自动化控制程序,确保这个程序能够调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电力,实现配电自动化,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配电自动化基础设备的建设,确保计算机能和技术设备有效结合在一起,为配电自动化创造先决条件,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再进一步进行配电自动化的程序开发;另一方面,建立自动化程序的联动性,让程序能更好的为配电自动化服务,如果电子系统更新换代,相应的程序也需要进行版本迭代,确保不会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出现资源不匹配的问题,让配电自动化符合当前电力发展的要求。
2.2 完善自动化系统
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也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分析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因素,要把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影响的部分全部总结出来,对每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正确预防的办法,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第二,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所有组成要素,让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内容,为今后顺利开展各种配电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让电力的发展能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社会配电自动化的发展[2]。
3. 故障切除以及非故障自动恢复供电的配电自动化应用
断路器是配电自动化机构中经常应用到的设备之一,每个变电站都有这种断路器的存在,以多个分段开关的形式存在于线路之中,这些开关能确保线路的连通方式得以优化,保证配电的合理性。当线路中出现短路现象时,该线路能够自动做出跳闸反应将线路切断,随后系统会对现有的电线网络情况进行分析,故障的自动隔离就在分段开关的自动开闭过程中实现,并且能够及时将线路的电力能源恢复供应,线路的稳定性就此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问题都可以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反应,充分保证了电网线路的安全性,使配电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3]。
4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策略
4.1 加强配电管理的监管力度
加强配电管理监管力度是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期间,首先要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分工,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两个能力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来监督其他人的工作,并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如果有管理人员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工作疏漏,也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身上,让管理监督能够具有针对性,从而快速解决配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监督人员和岗位的适配度,监督人员需要对配电管理所有的工作环节具有彻底的了解,并能及时指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同样的问题,以此方式来提高整体配电管理的效率
4.2加强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
电力系统的稳定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政府不能仅凭经济发达程度来进行下发相应的电力建设资金,需要提升对电力系统重视度,全区域加大电力自动化建设,保障电力的稳定运行,能够更加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做好整体规划与布局,加快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培训对应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全局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与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4]。
4.3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在电力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加强沟通,按职能分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由于电力行业的建设和运行是一个整体系统,因此有必要严格执行各个工作部门的协调,避免员工纠纷。要做到功能重叠、工作职责明确、范围明确以及良好沟通,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人员的主观性对电力管理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电力管理建设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传统变电站的功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运行风险。
4.4定期维护配电管理的系统
最后,需要定期对配电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在系统分析过管理的所有过程和要求后,明确管理内容和可能需要调整的管理方法,以此来加深对整个配电管理系统的理解,之后再找到各个配电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分析不同系统运作方式之间的联系,注意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让整个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运作,为社会电力发展服务[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不断发展的今天,对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要在开发自动化程序、优化自动化环节、完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用加强配电管理的监管力度、优化配电管理的操作方式、提高配电管理人员专业性、定期维护配电管理的系统等策略来提高配电管理效率,最终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电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舒大文,李胜,徐雷.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探索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9,26(11):231-232
[2]林侃.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10-111.
[3]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88-189.
[4]王佳.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地名,2019(09):43
[5]孙博文,赵宏霖.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10(1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