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梁欣蕾
[导读]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要想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获
        摘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要想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获得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为此,电力企业应该积极找出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找出解决措施,改变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才能让企业实现长期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金管理;控制
        1 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企业自身就无法进行发展规划和经营。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其资金状况既表明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资本构成和产权关系。电力企业动辄几百万元甚至过亿元的资金流转,稍有不慎或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就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重点管制行业,作为国有独资公司的电力企业必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提高经济增加值,增强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努力构筑资金安全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2 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特点
        2.1 集中性
        过于分散的资金虽能使下属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相应带来的资金风险和成本加大。因此,为了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协同性以及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贯彻“资本在最关键的领域优先分配”的思想,公司应采取资金集中管控原则管理,实现资金中归集、集中支付、统一融资、统一调度以及统一运作,有机协调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规模效益,降低资金闲置率及资金利用风险。
        2.2 稳健性
        电网资金管理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各企业应严格执行电网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构建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严格业务收取各流程,规范资金支付的业务操作,严格执行审批、复核制度,全面降低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风险。且资金运作也不是以纯粹的高收益为目的,仅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的进行些稳健的项目投资,争取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平衡最优。
        2.3 标准化
        统一的制度体系,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的角色岗位以及有效适用的内部管控措施是保证电网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电网公司资金安全管理要走标准化管理路线,包括执行统一的资金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统一的基础环境设置、资金安全管理运作机制框架以及资金安全信息化建设范本。各企业按公司统一标准制定本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适合的实施操作细则,将资金业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4 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借助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对整改集团的资源整合,实现集团集中式管理,实现集中控制。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的资金业务管理平台,建立资金监控系统以及全面的资金业务平台,实现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银行账户、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的在线管控,实现资金安全风险预警,为资金安全管理提供现金有效的手段。
        3 目前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目前不少电力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普遍缺乏集中的管理平台,致使企业出现资金缺口,而电力企业所下属的单位的资金又出现周转比较慢、沉淀比较严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信用度以及经济效益都受到了不良影响。其次,一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管理流程方面漏洞较多。按照目前电力企业的单位构成来看,将资金信息从分部门经过层层汇总之后再递交给管理者则很容易出现信息不真实不够准确不够及时的情况,致使决策者容易出现决策错误的结果。第三,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低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预算编制不够合理科学,配套措施缺乏。
        3.2 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部分电力企业在运转资金上出现了监控不力,考核不严的情况。同时,电力公司在运营过程当中大多是把财务分析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评价机制分开,从而使得这本该为一体的两者缺少本来的关联性以及协同性,致使资金管理不能完全发挥其对企业的财务决策所起的作用。


        3.3 资金管理分散
        目前我国的电网组织结构复杂,全国有五个区域的电网企业,而各个省电网企业之下又设置了市级与县级的电网分公司。但这些电网公司以及下属子公司在资金管理系统和模式上并不统一。其产权链过长,分支部门和组织过多,继而导致不少部门分别在不同的银行分开开户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资金出现沉淀现象。其次,这种复杂的组织结构让电力公司的高层决策者很难获得准确的资金信息,对于下属的各个部门的资金情况不能做详细的了解,以致最终得到的汇总财务信息不真实,继而影响了管理者根据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让公司有利的决定。
        4 电力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
        4.1 健全资金组织机构
        为了完善财务组织机构,资金结算中心的机构设置是必要的。关闭电力企业在外的开户权,使结算中心能够清晰地划分整体和细化的财务情况,同时设置收入、支出的项目,保证资金流动的透明性以及做到有据可查,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防止闲散资金的丢失。此外,还应加强资金的循环使用,提高效益,形成高层决策者与相关管理层的资金管理系统,对资金进行及时监控,提高决策层对电力企业资金的把握、协调和监督能力。
        4.2 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
        为了加强电力企业资金的计划管理,需对资金的定额进行合理核定,编制资金定额流动计划。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平衡的调度,对流动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明确企业的物资状况,对资金的报销制度设置支取的标准和报销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在进行资金使用时可以参照一定的制度进行,促进资金的有效循环。另外,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资金的流动情况也需做出相关的要求,确定资金的清算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尤其是电费收入款项。通过实时划转和压缩存量资金的方式,促进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促进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
        4.3 集中控制企业资金
        为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电力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同时突出结算中心的地位。在企业各个部门内部进行不同时间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审核。此外,企业资金的流向和财务情况等也要严格监控。在执行考核制度时如果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改正。为最大程度的避免企业内部分权管理、控制和预算脱节而带来的资金漏洞问题,企业应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样才能让企业的运营流程更有计划性和统筹规划性。
        4.4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和控制
        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根据预算的分析和实施,制定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进而制定一系列的预算责任体系。在此条件下,电力企业应该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控制电力企业的预算外支出,遵循相关的预算制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应当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进行,业务部门应当提出有关于管理业务的资金支出的申请,同时还要帮助有关部门提出审核资金支出的申请,按照现金流量预算组织资金的收支情况,电力企业可以降低支付的风险,使现金更具有保障,使内部控制更为完善。
        4.5 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已进入尾声,电力企业也是如此。市场化的企业管理给企业带来了新鲜活力,包括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传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提高和进步,这就要求财务相关人员和负责人对整个企业的资金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强化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对资金运转和流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企业的稳定运转提供良好的基础性保障。
        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管控和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强化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预算意识。上级部门要在宏观上对电力行业的管理制度加以监管,确保电力企业良性运行,从而使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云帆.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4)
        [2]高淑慧,葛伦建,付真斌.电力企业如何加强资金安全管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