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的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张雷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送电质量和安全性。电力部门要重视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并做好质量检修工作,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安全。
        引言
       
        关键词:送电;线路;质量;问题
        电能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电力建设工程是充分发挥电能的重要工程,他的建设周期长、投资的金额巨大。近年来,我国对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送电线路的施工是一项由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公众共同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该项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加大的施工难度、较短的建设周期等基本特征。要想实现送点线路的顺利施工,要想实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就必须在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方法支撑下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以此为契机,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1送电线路工程概述
        电力能源的输送是送电线路的主要作用,同时可以完成各个发电厂之间的联系。将发电厂进行联网处理,发电厂完成电力系统的联网,电力系统之间的功率传递也可以随之完成。我们国家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5kV,66kV,110kV,(154kV),220kV,330kV,500kV,750kV,±800kV,1000kV;将发电厂出产的电力能源,通过升压变压器传输至电力系统之中,降压变压器的电力线路和用电单位的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当前使用的送电线路有2种。1)电力电缆,其是使用经过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电缆线,埋设在地下或者是铺设在电缆的隧道之中。2)架空的线路,它们通常是利用没有绝缘的裸导线,将树立在地面的杆、塔当作支持的物体,把导线使用绝缘子悬架在杆、塔的上面。因为电缆的价格相对的来说较为昂贵,所以现在大部地分配电线路使用的是架空线路。送电线路工程就是建设送电线路,使从变电站发出的电力能源可以顺利地传输到需要使用电力能源的地方。
        2送电线路施工质量问题与相关防范措施
        2.1施工测量问题
        (1)中心桩位移存在方向错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依据塔位设计相关明细开展;不清楚线路转交真正的方向;有关施工人员存在经验主义思想,未能做到审图仔细。线路路方向存在位移现象。原因分析如下:在没有认真核实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分坑,把方向桩误认为塔位桩;因为没有实现校验,导致出现误读或是误差偏大等问题;未能对塔位两侧档距展开严格测量,或是天气原因对视线造成影响,未能将视距尺完整抽出。
        2.2基础部分的质量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关于基础的部分的一些问题,一般的是发生施工的基面不平整,拆模的表面出现开裂或者是支模不稳定的情况。但是基面属于保障稳定的基础,如果施工的人员没有严格的依据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就会出现基面不平整的情况。作为支模的立柱的表面出现裂纹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而导致的,同时拆模的时间也对此有影响,支模的不稳定,这些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部分的测量工作出现了问题
        2.3在组塔的过程中出现质量的问题
        送点线路的铁塔在施工安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材料变形、螺栓松动、结构松动等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螺栓的质量参差不齐、松紧度等存在问题、类型的匹配度等造成的。但是,究其实质都是由于工程施工的采购人员并未严格遵照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材料采购,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未正确使用固定螺栓设备,最终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关于材料出现变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并未做好防护措施导致的,还有可能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存在不当的机械性操作导致的。关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铁塔结构倾斜主要是由于在基础测量工作环节、螺栓松紧度环节、固定补强的工作环节出现工作人员计算错误而导致的偏差。


        3送电线路工程的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3.1施工测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项目负责总工程师应在施工之前,详细认真地将技术交底做好;对于项目施工人员而言,应在施工时要做到“按图施工”,清楚水平转角方向以及内外角度。各种仪表的校验应在正式施工前完成;分坑一定要严格依据设计线路方向开展,在对线路进行复测时应以平面图纸或是塔位设计有关明细进行;塔尺或是标杆测量一定要由专门的测量人员负责标杆,在天气情况恶劣的情况下需暂停测量工作。
        3.2对于基础部分的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对于基础部分的质量问题的防范,首先的就是在基面的施工过程之中,要使用有相对丰富的经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实际的测量,在基面施工的同时,强化基面施工的检测技术;基础拆模工作在进行之时,要保证混凝土中砂石和水泥的配比度以及水和石灰的配比度,对于立柱的脆弱部位进行防护,拆模的时间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同时的要加强基础部分的尺寸的测量精度,对于图纸的使用要严格,并且可以先找到中心点,在安装之后用模板再进行固定。
        3.3组塔工程质量问题防范措施
        在实际施工前,要对基础顶面与杆塔底盘高差进行认真核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根据有关作业指导施工;避免超长起吊,而且一定要经专人测量之后在确定吊点位置。严格检查耐张转角塔的螺栓;严格控制螺栓紧固率;在架线后彻底检查地脚螺栓实际紧固状况。应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及配料;以设计要求为依据配备并使用螺栓规格与类型。采取正确的起吊补强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以作业指导说明为依据进行施工。
        3.4加强设计和施工环节的管理
        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进行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时,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作业,依据施工环境比如地形、水利分布等,采取合理科学的预防方法,制定出施工方案,这样能够大大提升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然后选择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保证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沉降、塔杆移位等问题。对施工材料(如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养护。另外,要考虑经济性指标,在满足各项质量指标下,要考虑施工的经济性,尽可能地减少材料和施工人员的投入,从而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从而有效节约企业的成本。
        3.5加强对施工各项材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的提升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认真的进场验收工作。施工的项目部门应该对准备进场的工程施工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进场。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必须标明生产厂家的材料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等数据。对于进场的材料必须做好相应的等级、标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坚决禁止入场。对于材料库房的管理要派专人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材料领用手续,明确职责
        结语
        要想切实预防施工质量问题,就应该严格依据工程设计图纸展开各项目施工,而且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送电线路工程能够高质量完工。
        参考文献
        [1]王常勇.送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5):29-32.
        [2]龚淼,张雷,周俊.影响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与防治[J].电力与能源,2019,36(5):721-724.
        [3]孟丽娟.对控制送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9(11):34-35.
        [4]王淋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相关研究[J].通讯世界,2019(18):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