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郑文秀
[导读] 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力工程也迎来了全新的契机。
        摘要: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力工程也迎来了全新的契机。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做为电力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级,但是目前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唯有妥善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基于此,本文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1 引言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难度性,同时因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也使得输电线路施工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使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2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2.1 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首要工作,基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后续施工环节的质量,因此要加以重视。在基坑开挖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地,并对现场地质、土壤以及周围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做到对当地岩土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地下管道等了然于胸,并能结合输电线路施工条件综合分析,选择最佳基坑开挖点。同时,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施工设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施工。
        2.2 杆塔工程施工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杆塔施工是否合理,对于整体输电线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杆塔结构和杆塔形式。在具体进行杆塔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运输的重点、难点,如果实际施工所要经过的区域具有大跨越的特点,或者是具有非常大的垂直档距、或者是受到了走廊的限制,这时候杆塔的材料一般会选择铁质材料,同时树立杆塔工作是在输电线路建设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设置杆塔方式有两种,其一为整体组立,其二为分解组立,在输电线路中杆塔强度会受到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第一为杆塔的质地材料;第二为杆塔的受力形式;第三为杆塔的结构形式。另外要促使杆塔实际使用过程中,满足杆塔作为导线、避雷线的支持体,就必须要保证杆塔具备足够的刚度、强度,必须要保证杆塔可以承载一定的负荷。
        2.3 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又称之为布线,是输电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前必须要结合导地线的位置,对放线张驰度进行调整,首先应备好轮径大、具有强耐磨性的滑车,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符。其次,要做好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磨损面积的控制,一般不超过5%。当破损面积超过5%时,则需要将线路切断后进行重新连接。而在紧线环节,首先需要确定弧度值比标准值低,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扩大弧度值,待导线稳定后对弧度值进行检测,确保弧度值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在开展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的架线工程时,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同时要注重坚决不允许导线拖地,当然,在一些低压架线工程中也常常会使用张力紧线。不论是在放线、紧线还是安装附件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好导线磨损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磨损发生率。牵张机械能够确保导地线一直保持张力,有效提高了导地线的展放效率,但是这类机械也存在一定弊端,即设备庞大且费用昂贵,维修难度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放线滑轮的轮径选择一般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


3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3.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做好现场的安全管控
        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应该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也应该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培训和提高,只有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得到了明确的保障,才能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人员所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并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吸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施工经验,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2 创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项目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创建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细节,如此不但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还能够保证各项施工技术都能够有效落实,以提升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在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协调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进行施工材质采购工作时,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好技术人员与采购人员的关系,要求技术人员制订出施工材质的采购标准,这样才能够确保采购材质能够被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关依据,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效果。
        3.3 应用新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合新型技术,保证施工更加顺利。悬浮抱杆组立铁塔属于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形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施工流程的熟练程度,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悬浮抱杆组立铁塔从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过使用倒落式人字形结构施工方式对传统施工结构进行是新,同时运用吊装技术进行施工,通过结合单根吊装施工技术与分片板立施工技术实现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在应用这种新型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配合使用滑车组与平衡滑车组配合发力,提高安装过程中的托举技术水平。
        3.4 定期做好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绝大多数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时常会受到冰雪、雷电、风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线路断裂、杆塔倒塌等情况发生。因此,技术人员要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夯实的技术,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做好报备,快速采取应急方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电力故障。并坚持做好“常规维修”和“特定维修”两项工作。第一,做好常规维护工作。在线路常规检修和维护工作中,可采用预防性试验,加强对不合格电子设备的检查,并坚决禁止其进网,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因设备导致的线路故障。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电力输电配网的运行效率。对于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短时期内不会对电网线路运行造成影响,但存在缺陷的设备,必须要做好登记,并纳入年度检修计划之中,加强日常维护力度。第二,积极开展特定维护工作。在重大节假日、特殊环境等节点,对重点线路和特殊线路提前进行维护和检修。例如,在台风多发季节,要重点对输配网线路和相关设备进行全面巡查,确保电网能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基础工程给、杆塔工程、架线施工中实际问题和情况,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佳龙,李佳林.探析农网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29):131.
[2] 洪志彬.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J].通讯世界,2018(09):106-107.
[3] 孙晓云.试论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58+60.
[4] 黄义勇.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经验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169-170.
[5] 刘富.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时代农机,2018,45(07):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