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后评价技术日趋成熟。为了提高项目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省电力公司对后评价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办法。对此,省电力公司相关部门和地区供电单位都必须重视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全面总结项目管理经验以更好地推动今后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企业;投资项目;评价管理;创新实践
1 电力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内容
电力投资项目后评价和其他项目后评价类似,是对已完成的项目的过程、技术、效益、影响和持续性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根据现实中实际指标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值,项目开展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实现规定的效益指标,找出项目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指导今后的项目决策。电力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项目过程后评价、技术后评价、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持续性后评价。
电力投资项目一般分为两类:①电源建设项目,电源建设是指对发电项目的建设,包括火力、水力、风能、核能、生物能和抽水蓄能等多种形式的电源建设和扩容项目;②电网建设项目,电网建设是指对送电项目的建设,主要是电网输变电项目新建、扩建和技术升级等。长期以来,我国电力投资失衡,电源投资远远超过电网投资,电网投资短板成为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瓶颈。
2 电力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案例
2.1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2.1.1 前期工作评价
前期工作评价主要包括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和开工准备。电力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对项目成功与否影响重大,因此前期工作的评价是整个项目后评价的重点。一方面要对立项条件和依据、本期建设规模、布置及工艺系统的多方案优化、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材料的合理性、投资估算、投资概算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发现前后变化并找出原因。其意义在于分析研究前期工作失误在多大程度上导致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测目标的偏差及原因,从而为今后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积累经验。
2.1.2 项目建设实施评价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后评价包括:对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建设、施工监理、启动调整试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评价。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对比,另一方面还应该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期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2.1.3 项目投资评价
项目投资评价主要分析项目总投资变化,找出变化原因,分析项目主要资金来源和融资成本变化,找出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重新测算项目的全部投资加权综合利率,作为项目实际财务效益的对比指标;分析项目资金年度计划与实际到位情况变化及影响。
2.1.4 生产运行评价
生产运行评价是根据项目后评价时的实际运营情况,预测未来项目的发展,对照可行性研究评估的目标,找出差别,分析项目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和制约条件,如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
2.1.5 管理水平评价
要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阶段管理者的工作做出评价。是否能科学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各项工作;人才和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者执行的法规、规定、标准的水平等。
2.2 项目效益评价
2.2.1 财务后评价
在盈利性分析中要通过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计算全部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净现值、自有资金税后内部收益率等指标,通过编制损益表,计算资金利润率、资金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以反映项目和投资者的获利能力。
其中,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期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
nt=1(CI-CO)t(1+FIRR)-t=0
净现值是指按照投资者最低可接受的收益率(MARR)或设定的基准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期净现金流量(cashflowornetcashflow)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以此为例,其表达式为:
FNPV=nt=1(CI-CO)t(1+ic)-t
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t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FNPV0,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清偿能力分析主要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准备率等指标反映项目的清偿能力。
2.2.2 国民经济后评价
国民经济后评价是从国家或地区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从社会经济资源择优配置的角度,确定投资行为的宏观可行性。国民经济后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率。
2.3 项目影响评价
项目影响评价是指对于其周围地区在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项目影响评价包括经济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影响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基本分析方法是比较法。
2.4 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持续性评价是指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按期实现,并能产生较好的效益,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实现既定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等方面作出评价。评价项目的持续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环境功能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项目效果的持续性。进行项目持续性评价,应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影响项目持续性问题的措施建议。持续性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逻辑框架法。
3 电力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与评价创新点
3.1 电力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概述
电力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是在项目后评价时,根据投资项目过程后评价、技术后评价、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目标后评价的指标或结论,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从总体上判断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得出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结论,为提高项目的效益水平与完善项目的运营管理提出建议,为以后的电力投资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3.2 电力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价涉及广泛的商业活动,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组织、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项目管理等。项目的综合后评价不是对各项经营活动特点的简单总结,而是对各项经营活动中一些有价值的工作方法和原则的结合。电力投资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多目标决策法、逻辑框架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3.3 电力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是进行项目后评价的基础,指标选取是否科学、指标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后评价的成败与否。
3.4 权值确定的主要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单项指标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系统的内容,对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指标的权重表示某一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权重集表示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权重的核心问题是尽量消除主观因素,客观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规模和力度的扩大,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将继续扩大,后评价管理在电力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项目后评价作为电力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后评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后评价管理体系将不断完善,发挥其对建设投资项目的指导作用,促进电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歌.论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要点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8(3).
[2]陈洁项目管理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