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在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治疗中使用应急救护培训方法对治疗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在本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接受救治的患者共计76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到对照组(n=38例,常规机场院前急救)、观察组(n=38例,应急救护培训),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抢救治疗效果,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的过程中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与观察组相比(P<0.05)。结论:在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应急救护培训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之劳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在机场医疗急救中心中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机场院前急救;应急救护培训;治疗效果;满意度
引言:由于机场的建设远离市区,距离医院较远,难以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救治[1]。因此,机场中都设立了机场医疗机构,负责院前急救以及其他医疗活动,就院前急救而言,其主要是患者发病至送往医院治疗期间的急救,主要包括病发现场的急救、入院途中的救治、专业途中的安全性等内容,在此过程中,患者生命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与院前救急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基于此,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选取接受救治的部分患者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急救方法进行对比,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在本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接受救治的患者共计76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到对照组(n=38例)、观察组(n=38例);所有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年龄的分布情况如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5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最小的3岁,中位年龄为(43.18±3.7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资料之间相比,可比价值显著。
1.2方法
使用机场院前常规急救措施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救治。观察组采用应急救护培训,具体如下:首先,组织机场医务人员参加全面的培训,以此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急救意识、操作技术以及综合素质。其次,对医护人员进行语言培训,机场中难免会有外籍人员,医务人员加强自身的语言锻炼,能够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从而避免救治过程中发生意外。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救护方法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抢救治疗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是本研究中重要数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故使用计算机录入所有资料并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n(%)和(x±s)进行描述,比较时分别使用X2和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抢救后抢救治疗效率比较
采用应急救护培训的观察组和常规机场院前急救的对照组,比较抢救治疗效果,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具体如表1。
.png)
2.2两组患者救治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png)
3 讨论
就院前急救而言,其主工作就是对突发型疾病患者进行救治,该病往往起病急骤、发展速度快、病情严重且无明显预见性。一旦患者突发疾病,其生命健康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患者的安全,机场专门设立了医疗机构,负责院前急救[2]。就目前来看,机场应急救护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培训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急救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急救操作,这些问题对机场院前急救的质量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全面的培训,以此提高机场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由于机场人流量较大,许多患者的疾病类不同,所以机场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学科知识,保证自身具备全科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术,在进行患者急救工作的过程中,保证能够熟练的应对,有效的解决紧急问题,同时还要具备短时间内疾病筛查的能力,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处理,这也是院前急救中重要的工作环节。此外,机场属于密集型公共场所,一旦有患者突发疾病,难免会造成场面混乱的现象,因此应急救护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并要具有临床应变的能力,保证临场救治工作能力顺利进行,避免患者受到严重的影响[3]。与此同时,在现场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应该和医师之前进行默契的配合,保证对患者的急救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同时还要保证急救现场的有序性,从而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避免死亡率的增高。
综上所述,在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应急救护培训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之劳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在机场医疗急救中心中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莱.民用机场区域内院前急救特点及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18,24(09):19-21.
[2]杨栋,张瑜,牛子劲,邓宁. 高校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建立健全现代院前急救体系的实践研究与构建策略——基于武威职业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成效和拓展[J]. 智慧健康,2018,4(23):31-34.
[3]吴楠,丁韵. 120院前救援急救体系在突发批量事件中的实施与运用[J]. 新疆医学,2017,47(04):42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