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对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对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电力系统中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相关人员越来越重视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
1 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应用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指的是电网控制管理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变电集控和电网调度,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该体系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控中心监控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对电能的供应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减少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扰,需要保障电能的稳定输出。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体系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电能系统供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满足社会各领域对电能供应的需求。
2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要求
2.1 可靠性要求
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体要求如下:①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必须采用冗余配置,这样做,如果其中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它的功能可以由其他备用设备自动代替。同时,一体化系统内的重要设备、软件功能和数据等均应当具有冗余备份,能够为系统故障隔离和排除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②一体化系统应当能够实现数据库存储的集中管理,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③一体化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安全模式:用户权限机制、节点权限机制、数据和应用权限。
2.2 实时性要求
关于实时性的要求有以下两点:①一体化系统应当要确保厂站端遥测、遥信等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快速传递给实时数据库,保证运行、调度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同时,还应当为相关的应用软件提供可靠性较高的基础数据信息;②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遥控和遥调等控制指令及时、快速地下达至厂站端,从而为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控制手段。
2.3 开放性要求
开放性只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一体化系统应当采用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体系。这样做除了可以提供开放式的环境之外,还能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的使用。②一体化系统应支持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接入。同时,在数据库、进程管理和多机通讯等方面,应当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服务。
3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体系整体设计分析
3.1 调控一体化体系设计的整体要求
面对社会各领域对电能供应的需求现状,构建调控一体化体系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未来提高调控一体化体系设计的整体效果,对各个环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其一,实现数据信息传输的自动化,为了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需要在对调控一体化体系进行设计时,建立调度数据专用网,实现多个地区电厂电能供应数据的有效传输,及时了解各地区电厂电能传输的具体情况。
其二,实现电能供应过程的全景监视,因为各地区对电能供应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此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用电的不安全。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对不同地区电能供应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某地区电能供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故障,并及时进行处理,保障该地区电能供应的正常供应。其三,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控制,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电力系统中各环节的控制方法进行合理的结合,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网频率进行自动化的设计,完善自动化控制体系。其四,实现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体系的安全评估,众所周知,电力行业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之一。为此,在设计调控一体化体系时,需要加强电网调度的安全评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降低电网调度的风险。
3.2调控一体化体系功能的设计
(1)调控一体化体系中调度计划的设计:在构建调控一体化体系时,需要做好调度计划的设计,调度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种校对目标的考虑和不同时间的约束条件制定周期性的电力调度方案和运行计划。此外,如果调控一体化体系中调度计划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系统运行的细节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保障调度计划中的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多种运行方式的需求,实现各地区电网调控自动化的目标。在对调度计划内容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电网运行的安全评估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2)调控一体化体系中实时监测和告警的设计:在对体系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实时监测和告警环节的设计,对该体系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且全面的监测,同时做好该体系运行中的安全评估工作,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作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降低电力系统安全故障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调控一体化系统应用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和告警设计,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触发告警系统,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故障处进行检查和维修,并在此过程中做好线路的转接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对电能供应的需求。(3)调控一体化体系中安全校对的设计:安全校对是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体系功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环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电网稳定法和电网功角稳定法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内容进行具体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各个地区电厂的电能供应。此外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发电调度和线路倒闸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的校对,保障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调控一体化体系软件的设计
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体系软件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调度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监控、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决策辅助、实时数据监测及远动控制三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三方面各自的优势并且积极配合,从而提高调控一体化体系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体系应用中数据传输过程监测的要求。此外,在对该体系的软件内容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该体系对以上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合理配置,达到最优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电力系统中实施调控一体化运行是大势所趋。对调控一体化体系的功能、软件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的具体研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的推进将整体提升智能电网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推动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威.基于调控一体化模式的电网智能监控故障诊断及辅助决策系统[J].浙江电力,2013(8).
[2]杨璃,黄瑞铭,向涛,等.关于开展调控一体化工作自动化面临问题的思考[J].湖北电力,2011(8).
[3]赵飞月,赵葆雯.调控一体化系统在地区电网中的建设与应用[J].安徽电力,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