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马忠山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马忠山
[导读] 分析表明,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动化技术控制轨道的运行,将轨道运行中的列车班次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在监控管理中,能够实现轨道交通的同步运行。
        摘要:分析表明,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动化技术控制轨道的运行,将轨道运行中的列车班次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在监控管理中,能够实现轨道交通的同步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轨道交通;应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轨道交通发展应用的必要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轨道交通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轨道交通的运行涉及大量的电气元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气元件的性能、价值发挥到极致,这对于轨道交通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轨道交通的发展除保证必要的安全性外,还要尽可能地改善运行舒适性,无论是安全保障还是舒适性改善,均需要利用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是轨道交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是未来轨道交通的重点研究领域,对轨道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高的工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2集成行车指挥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输中,由于轨道的交通运输线路错综复杂,因此,需要通过信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保障形成指挥系统的运行,确保在行车指挥系统的集成运行中,能够发挥出信号指挥管理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行在行车指挥系统的应用中,借助的是ATP信号设备发收装置进行的,通过信号数据的集成,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传输应用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受。通过信号的传输和转化,能够实现行车调度指挥控制,但是由于在行车指挥调度过程中,存在着数据传输难度,所以还需要对其数据传输应用的自动化网络构建,确保在自动化网络传输构建中,能够实现数据转化发收管理,保障最终的数据应用效果。
        2.1多系统集成的技术可行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涉及的管理因素众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障整体的信息数据传输功能得到建设发挥,就应该注重对数据传输中的多系统集成功能应用分析,确保在多功能系统集成应用分析中,能够将多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处理好,保障了最终的系统功能集成应用中,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建设管理的能力提升。在多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中,通过隔离软件的应用能够保障软件应用的耦合性得到提升。多功能系统集成应用中,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施,能够保障系统的应用分级化,保障在系统的落实中,能够实现系统的集成管理应用。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中,其技术实施保障的是轨道交通运行中的协调系统处理,实现的是系统应用的分类化存储。通过多系统集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施,能够将轨道交通运行中的数据存储系统分布好,同时在多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中,还能够将轨道运行中的车次信息做出规划,保障车次信息的规划运行,能够发挥出协调管理作用。
        3电气自动化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具体应用
        3.1现代通信技术
        城市轨道运行中,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对于整体的城市轨道建设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化城市轨道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体的城市轨道建设效果能够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城市轨道建设运行中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处理好,确保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实施中,能够实现城市轨道运行的实时监控,保障城市轨道运行的安全性能提升。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应用中,为了保障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提升,因此,需要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城市轨道运行中的通信功能处理好。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整个城市轨道运行的概况记录下来,并且在记录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能够及时上传数据,实现了信息传输数据的多元化共享功能转变。同时在城市轨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轨道运行的通信技术处理实施,通过对通信技术的自动化建设,能够实现城市轨道运行的通信功能建设提升。
        3.2多系统集成
        轨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业务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两种。该系统集成了战略方案、主要业务管理、业务支持、生产系统和总线等,实现了轨道交通运营由下往上的信息采集、管理决策由上往下传递的系统架构,同时兼顾各业务模块的信息分享和利用。轨道交通多系统集成涵盖了通讯集成、监控集成等。其中自动化监控系统基于集成平台,集中管理列车行驶状况、站台信息等,对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如今,轨道交通智能监控已获得充分发展。例如新加坡综合监控体系是全球第一个实现轨道交通自动化操作的国家,其整个系统由500多台计算机控制。我国北京市于2004年制定轨道交通监控中心发展战略,其建立的轨道交通监控中心在2008年投入使用,集成了调配管理和票务结算两大模块,是当下我国线路最复杂、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轨道交通监控中心。
        3.3集成行车指挥系统的可行性
        信号系统维护的安全性探讨。信号系统由ATP/ATS/ATO的设备组成,集成ATS信号子系统数据,而ATP/ATO设备系统为独立辅助系统,将三者设备系统集成,实现行车调度指挥的目的。上述方案保留原有3个子系统的接口关系和结构,确保信号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ATS行车指挥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被国际标准定义为2等级。在研发ATS行车指挥信号系统时,要求使其智能自动化系统为该信号系统服务,确保整个行车指挥系统及综合调度系统的高度安全。从行车指挥信号系统的可行性出发,由于ATS系统和车载系统融入在综合调度、自动化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中,为城市交通轨道系统提供了优秀的可用性、利用物理层和应用层完成ATS优先处理,实现独立系统作业。高度集成的规模行车指挥信号系统也被普遍应用在军事作战、工业控制的系统中。说明该行车调度系统具备高度可靠性、可用性。
        3.3应用于监控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的通风系统
        对于电气自动化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就是在监控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站的通风系统,它可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空调的数值控制以及冷水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还包括诸如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的及时检测,而且还会在检测的公共区域将精准的数据进行反馈,让上层管理人员有更为充足的工作调配时间。另外一方面,电气自动化还可以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车控系统之中,为车控室提供紧急使用的控制盘,可以为火灾事故做好自动控制的防护备用措施,而且此项电气自动化操控的权限甚至比中央工作者的权限还高。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交通压力日益严峻,交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公路交通存在污染严重、输送量不足、易拥堵等问题,轨道交通具有运输量大、通达性好等优势,能够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因此,轨道交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盛松.PLC技术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2):195-196.
        [2]陈明文.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子质量,2018(04):8-10.
        [3]张兵.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7):115-117.
        [4]毛卫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在地铁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9):161-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