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风景旅游区中,建筑空间设计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做好空间设计可以使游客获得较好的空间感之感,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时,要合理利用光、影,以此烘托良好的氛围,使光和影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凸显出空间的特色。另外,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应用建筑材料,以此来传递某种精神。本文基于风景旅游区,对体验式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体验式;建筑空间;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风景旅游区也得到进一步建设。在风景旅游区中,对体验式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注重空间体验、光影体验,以及材料体验等,以此营造不一样的氛围,使得游客获得良好体验。
1旅游区体验式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1.1空间体验设计
建筑空间设计中,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尤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景观以及自然光线等。通过对自然因素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利用,设计出较好的景观,实现相得益彰的设计目标。对于空间要素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动线组织作为导向,提升空间层次感,使游客进行游览的时候充分体会到自然景色,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如此,对空间形态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合理应用抽象逻辑思维,并逐渐转向为形态设计,使建筑空间具有深厚的内涵,比如说,在杭州富春江船务中,设计人员主要利用了当地水上部落的民族文化特点,以九姓渔民为启发,设计了船的形式的客房,这样可以使游客获得不铜的居住体验,旅客可以在船屋中眺望远方,视野开阔,为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1]。
1.2光影体验设计
对风景区进行体验式建筑设计时,通过合理应用光线,能够对游客发挥引导作用,尤其在光影体验设计下,可以使空间随着光线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对自己前进的方向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将光影应用于旅游区的空间设计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然光的舒服感。一般来说,光线合理应用下,能够对空间转换进行有效引导,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趋光性进行观光。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明亮光线的作用,使人们的注意力被光线吸引,从而起到较好的导向效果,比如说,对某大木山茶室进行设计时,在1层和2层之间就有一条很长的走廊,走廊进行光影设计后,充分利用了光线的视觉引导作用,将游客从1层顺利引导到2层[2]。
1.3材料体验设计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传统材料可以让人们缅怀过去,进一步了解历史,对当地的建筑特色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比如说,对空间逐步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将施工材料选择了竹子。对于竹子而言,属于我国特有的象征符号。不管是墙体,又或者是推拉门窗,都采用了竹子材料,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当光线照射内部空间后,能够与玻璃落地窗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虚实结合,可以让游客充分闻到竹子清香,进一步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从而获得良好体验。除此之外,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利用大理石、玻璃以及混凝土等,通过现代材料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建筑空间的稳重感[3]。
2旅游区体验式建筑设计的成功案例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金陵文化旅游区内的西入口建设工程项目,为文化旅游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202.18平方米。作为金陵小镇整个景区的首开区,将是最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板块,设计要求反映金陵小镇整体建筑风貌与空间形态。,要注重对体验式商业空间和度假休闲空间的营造,以及人文感知活动的植入。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子项:
(1)子项为昭明馆,为一栋多层展览建筑,地上2层地下1层;
(2)子项为商业街(邻曲巷),共分为4个单体建筑,为单、多层商业建筑,;
(3)子项为夕霏台,为多层商业、展览建筑,地上4层;
(4)子项为客栈,为多层商业、旅馆建筑,地上2层地下1层。
2.1平面设计(总图空间组织)
首开区整体以景观河流为中轴,河流两端布置点式景观湖,旨在节选秦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与小品中,从入园的开始便让人代入到景观内的氛围。
昭明馆与夕霏台主体建筑为首开区核心景观建筑,昭明馆更是整个首开区的入口迎宾位置,二者主体建筑置于高台之上,又按空间主次功能不同,在总图上对角设立,形成相互瞭望的关系,建筑整体既古朴庄重。从整体空间上为首开区定下基调。
昭明馆与夕霏台之间为商业街,仿照街坊制的建筑布局,以方形为主,沿主干道布置,两侧为小型商业建筑;结合商业动线,在中心节点设置游览广场,并与景观河流对岸由桥连接,形成多样的游览路径。局部商业二层设置休息平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增加游览方式选择。
客栈为多重院落的平面布局方式,主要以内部景观流线为主,具备一部分的私密性。
2.2各子项空间组织布置
(1)昭明馆为本地块内的核心景点建筑,以六朝时代的诗书文雅为主要展览内容,入口处建筑与景观结合打造出皇家府邸院落的效果,给游客以置身于六朝金陵盛世中精致的皇家园林的体验。
昭明馆一层二层在南北两侧分别设置有共4个入口,从不同的入口进入会在多功能大堂、多媒体沉浸式展厅、仿古书院式展厅和休闲门厅之间自然形成不同的游览顺序,给予不同的体验。
(2)商业街为地块内文化商业板块建筑,各单体商业建筑沿商业主街两侧布局,形成不同街道空间与巷道关系,主要功能为商业。
(3)夕霏台主体建筑为塔式展览建筑,作地块内的标志性建筑物,与夕霏台主体建筑相联系的为片矶巷商业街建筑,与邻曲巷形成本地块内典型商业街道肌理关系空间,主要功能为商业。
(4)客栈为旅馆建筑,是地块内的满足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高端住宿空间,整体为一座多重院落的复合型院邸,内部中心为轴,采用明故宫的布置方式,中心多重内院与两侧的内池、露院相结合,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在不大的空间内设置了极为丰富的景观设置。
2.3:光影设计
首开区不仅重视日常的景观造景布置,也重视夜景灯光演艺的体现,在四个单体中,都有专业的灯光秀表演,其中以夕霏台为主,附属商业片矶巷为辅,以灯光效果结合表演,借助人的趋光性,吸引游客的夜间游览兴趣。
其次,在昭明馆的一层打造了一个6面投影空间,在克服了消防和设备布置的多重困难后,最大程度得打造出一个360°完全投影空间。
2.4立面层次及风格(材料体验设计)
地块内建筑立面沿袭传统建筑风貌,重在展现南京作为历史古都的文人风骨与贵族华丽。表现的主要方式为选用传统材料和制式。
建筑屋顶形式以悬山顶为主,重点建筑采用歇山顶。瓦材采用黛青色琉璃筒瓦,调整盖瓦与抵瓦比例,使其更符合古韵,主体屋面采用琉璃瓦屋面。墙身主要为木饰面装饰,承台和室外楼梯为大面积青石材料铺砌,商业街采用定制仿古式檐口,隐藏屋面排水,并且结合细节金属构件,多种材料并用,在展现南京独有的文化底蕴信息的同时满足商业运营的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呈现了迅猛发展趋势,这也使得风景区建筑开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要想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提升风景区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建筑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建筑物的吸引力,使游客在游览中能够获得良好体验。设计人员可以从空间、光影以及材料方面进行设计,让游客可以与自然进行充分接触,打造高品质风景区建筑空间,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悦. 风景旅游区体验式建筑空间设计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9(31).
[2]张永玲. 风景旅游区体验式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3]朱佳兴, 刘春艳. 内蒙古草原地区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的民宿建筑设计探究[J]. 建筑与文化, 2019(5):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