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民用建筑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得民用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针对设计工作需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同时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在对BIM技术科学合理应用过程中,要增强民用建筑设计的可操作性,将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解决。所以,本文将针对BIM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BIM技术;民用建筑设计;材料用量
引言
本文基于对BIM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首先阐述BIM技术基本内容,然后分析BIM技术具备可视化特点、可信息化特点,最后,给出BIM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包括在模型虚拟模拟中的运用、在工程材料用量计算中的运用等。
1 BIM技术基本概述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得到一定完善与优化,并且为社会市场各行各业发展,以及人们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建筑行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将BIM技术应用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可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实际上BIM技术就是对二维CAD技术的一个升级,将其应用在设计工作中,可以通过将自身可视化特点与可信息化特点的发挥,使得设计的合理性得到保障,为整个民用建筑施工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 BIM技术特点
BIM技术正式因为自身具备众多优势与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中。本文主要从可视化特点与可信息化特点两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可视化特点
2.1 可视化特点
可视化就是将民用建筑工程中应用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通过模拟建筑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建筑施工人员能够对设计内容有更加直观感受,直接明确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给出相应调整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为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下良好基础,促使未来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可信息化特点
BIM技术特点除了具备可视化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可信息化特点,这也是BIM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在此期间,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与数据信息的应用,实现对民用建筑工程的数字化。通过虚拟的方式,将相应的设计内容、工作内容以及建筑内容更加直观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这样将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优点与缺点直接显示出来,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为后续建筑施工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
3 BIM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在工程材料用量计算中的运用
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在模型虚拟模拟中,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在计算工程材料用量中。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材料使用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材料浪费问题。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实际用量情况进行分析,在对各部件分解期间,要加强对分析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混凝土以及水泥进行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用量合理性,为后续采购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在具体用量的明确中要保证其全面性,比如,浇筑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以及水泥用量等。对于BIM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明确各个环节不同材料的实际用量情况。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防止因为人工计算带来的误差情况。为建筑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施工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 在模型虚拟模拟中的运用
在民用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中,为促使BIM技术能够达到良好运用效果,可以将其应用在模型虚拟模拟中。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要做好立体图形分解工作,对于不同的建筑构造都需要进行分解观察。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因此,要使用BIM技术将分解的不同环节内容更加立体化的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使得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
第二,图纸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在图纸设计工作的开展中,要展开相应的住宅模型设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于民用建筑图纸的准确性问题进行验证与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中,要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基于此,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从而展开相应的验证工作,正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工作能够与实际环境情况相符合。
4 基于BIM技术的民用建筑设计
4.1 建造模型虚拟模拟
在民宅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相关的图纸设计,所以在当前的民宅建筑过程中,第一点即是需要进行相关的住宅模型设计,民宅模型设计需要关注三方面,首先,对民宅建筑图纸的正确性进行相关的验证,建筑物的设计是其基础所在,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不同环境需要符合其相关设计,所以在当前的BIM技术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性的验证,使其符合当前环境的发展要求,研究建筑相关设计,对其进行合理的验证,分析相关结论,得出符合目前发展要求的建筑设计。其次,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立体图形的分解,可以将每个建筑构造部位分解观察,建筑工程属于综合性项目,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分解,分解可以将不同的环节更加立体化地展现出来,同时由三方合作进行讨论,对建筑物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使其可以达到使用要求,避免出现设计问题。最后,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由模拟设计来完成抗震设计,建筑物对于抗震设计来说,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通过抗震设计测试,可以对建筑设计的抗震情况进行测试,并且结合对相关环节的肢解,这种肢解特别有利于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给排水管道安装、燃气管道安装,而且各类安装后期错误程度也大大降低。即使以后出现运转问题,那么通过三维模型演示计算,也能准确找到问题位置,否则高层建筑中哪个位置出现问题,也很难查找到。
4.2 数据对比避免设计返工
在民用建筑中使用BIM技术,其第一大特点为可以通过对于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案等真实数据,在BIM技术中进行实时录入,从而得出全面的模拟信息,然后设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对,对设计方案做出评估,以判断其可使用性,从而全面地提升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图纸返工的几率,在民用建筑的实际工作操作中,BIM技术可以应用到民用建筑物的照明、噪音、通风、供暖等工程上,得出全面的分析数据。
4.3 专业设计可视化、协同化
实际上,BIM技术为专业设计可视化、协同化提供了基础支持。比如建立专业BIM设计小组,由建筑专业设置基础核心文件,各设计专业人员则借助相关软件在核心文件的基础上设置本地文件,在其本地文件内进行设计工作。除此之外,基于BIM技术的集建筑、架构、设备等为一体的三维建筑模型实现了各专业信息的可视化、共享化,不需依赖人工干预,真正达到设计的协同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对于民用建筑设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工作人员对于BIM技术能够有正确认识,明确BIM技术优势,掌握其特点。从而将其应用在相应的设计工作环节中,确保设计质量与设计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鑫.剖析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第12期
[2]王志坤.简述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第47期
[3]仇润皓.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