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BIM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主要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立来对建筑真实信息进行模拟。BIM技术的出现为建筑单位的运营和管理工作都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施工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对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首先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接着分析建筑智能化施工中BIM技术的优势,最后对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智能化建设成为推动工程建设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BIM技术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主要构成部分,势必将大幅推动建设领域改革。BIM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用于表达工程建设信息的一种数据建模技术,借助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维护、施工、设计等阶段的信息共享,实现实时数据交流、多专业协作,对项目安全、项目质量、各参建方利益予以保障。
1智能化与BIM技术
和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其他领域类似,建筑领域运用信息程序实施数据的搜集、传送、统合、解析、核算等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各种业务、管控和抉择的需要。从管理的方向讲,信息程序可以视为一种能有效协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实现和采用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使这些工具变得有智慧、有知识,更甚者是让智能性高的部分工具直接取代人力。所以,建筑建设智能化就等于是让建筑在建设期间运用的信息程序拥有知识与智力。建筑建设智能化在一般工作领域可以降低用人数量,使人力得到解放;在对技术要求高、需求量大又供不应求的领域,能够有效的补充这一缺口。智能化科技的根基是人工智能科技,和其相关的科技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物联网等。智能化科技使得信息程序可以感知、认识、学习、总结和分析,甚至可以可以做到专家级别的决策规划。
事实上,BIM从根本上讲不属于软件,但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展现其科技价值。如果将软件从最基础的角度进行分类,能够划为工具软件和基础建模软件两种。其中基础建模软件是以三维建模作为基础的。以往的二维设计规划中,在针对建筑的分割剖析图进行创建时是采用分别设计的方式,致使剖析面的信息数据经常产生误差。而三维建模程序的产生则能够在每个视图面绘制图案,BIM基础系统还可以使得用户直接性的实施外部导入活动,完成信息数据的互换,不再产生误差。
2 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2.1工程方案设计与现场管理
在施工方案阶段,可充分利用BIM技术上述优势,实现智能化工程设计方案参数的优化,配合建筑工程其他专业设计,促使设计方案更为多元化、协同化。在智能化弱电系统管线设计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将各种专业技术进行综合,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能够优化设计模型,利用碰撞检查功能实现各专业管线整合,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设计。
在施工设计阶段,BIM技术除可产生良好的辅助成效外,也可作为更改建筑形态执行参数的一类技术,制定不同执行计划,运用方案比对,从中选取最优计划并投入实际施工中。在建筑智能化施工方案设计时,运用BIM技术,可对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实施管控,实现施工过程、设计过程二者有效结合和优化调整。此外,还可对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对施工方案合理性进行准确判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智能化系统施工受施工现场场地参数影响,因此,开展智能化系统施工场地设计时应对施工现场地形、环境、地貌及交通等予以详细分析。
传统施工现场中通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进行工程施工数据参数设计反应迟缓,经现场分析发现,原因为设计者对定性予以过度重视,却忽略定量参数。将BIM技术应用到具体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与定位系统结合,对施工现场物理参数进行模拟,及时预处理现场问题,对施工现场进一步完善,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2.2 建筑智能化质量管控
对于 BIM 模型品质的管理问题,运用 BIM 三维碰撞监测科技,经过把 Revit 创建的模型转入到 Navisworks,另外在转入完毕以后,运用创设完的碰撞形式,针对系统内的讯息数据实施元素划分。划分完毕以后还需要针对系统实施碰撞监测,运用 Navisworks 可以更为有效的针对碰撞监测得出的讯息数据实施整合,自主的创建输出监测报告结果。进而针对 BIM 建筑模型的品质实施解析,完成了针对 BIM 模型品质的管理。同时运用 BIM 建设仿真培训平台还能够针对建筑三维模型实施多个方位的调节,为建筑三维模型实施更好的改动提供了便利。运用 BIM 的三维碰撞监测科技,还能够有效的改良项目管道线路布控的方案,更好的提高项目规划的智能化。
2.3基于BIM的智能化施工综合管理
把BIM模型作为输入,然后把三维模型和建设的时间规划联系起来,将建筑的建设过程变得可视化、直观化。另外,及时的搜集更改每天的施工进程、资源、资金成本等信息数据,然后实施自主性的资源整合、工程进度记录、资金成本核算等,还能够实施冲突解析,协助调节规划。于智慧建设层面来讲,现阶段已经发表的,将BIM运用作为根本的智能型应用科技可以总结为:①将BIM的智能型机电装配管控程序作为根本,再将BIM的智能型建设整合治理程序作为基础,创建机电设施的4D模型,从而完成机电装配建设实时治理和直观化模拟。另外,还能够运用激光扫描技术、GPS科技、移动通信等科技,针对工程场地的机电设施实施监控,进而治理与监测施工的效率带来了便利性。②将BIM建设模型导入至BIM的智能型建设流程监控程序中,然后运用每天建设的图片,创建出已经建设成功的部分的点云模型,运用支持向量机等机械学习的方式,把点云模型和建设BIM模型互相对比,自主化的辨识施工进度的差异。
2.4施工以及竣工阶段
与此同时,通过按照施工工期的时间轴进行项目各阶段的模拟施工,可以进一步深化项目施工方案。通过统一的信息关联规则,自动关联相关图纸、清单、合同条款、模型建设进度等数据,通过填写施工日报,能够将实时工程施工进度与模拟工程进度进行对照,将现场的实际建设进度反馈到BIM 模型当中,进而查看工期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对 BIM 模型构件与图纸进行关联,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快速浏览查询专业图纸信息。在竣工阶段,借助 BIM 技术,将建造完成的建筑物与 BIM 仿真平台内部的模拟建筑模型进行对比,能够为工程交付运营提供参考。
结语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成熟,对于多个行业领域中的运营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智能化施工是该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在建筑智能化施工中运用BIM技术,为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兵,易侃,班鹏,等.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工程半智能化施工管理辅助系统[J].城市住宅,2016,23(11):122-125.
[2]麦永恒.电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50-51.
[3]胡力勤,赵筱斌.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8(2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