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江燕
[导读] 激励机制引用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激励机制引用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仍有不足存在,针对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予以针对性策略可将激励机制的功效显著提升。为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将激励机制的功效发挥出来,巧妙运用激励机制,改变管理观念,以时代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激励机制,以适应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引言
         在企事业单位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行人事管理,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主动参与企业建设,也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有效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模式,不断丰富激励方式,在薪酬制度、培养教育、日常语言交流等激励模式之外增加情感激励形式,全面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有效推动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1激励机制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意义
         从概念上来说,鼓励措施包括企事业单位使用激励措施,对人员加以限制,使人员更加合理和稳定。心理学上解释的激励,意味着促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效率,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使员工更加忠诚。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首先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站在员工的角度去了解员工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同时还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使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相关工作中,这是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要素。所以说企事业单位和员工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平衡因素就是激励制度[1]。
2激励机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激励策略了解程度不足
         首先是对激励机制运用过程没有做好总结,导致认识不足,要保障运用效果,需要根据激励机制的管理结果对具体应用手段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对运用手段价值和作用的不断分析,不断发现激励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激励机制在运用中的优势及其需要调整的地方进行分析,认识的不足导致激励机制的实际运用效果不佳,导致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2.2激励机制运用不当
         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中的突出效果的保障,前提在于保障具体应用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不结合企事业实际情况对激励机制进行滥用、套用,不仅可能不会对人事管理的效果提升有所帮助,甚至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很多管理人员对于激励机制的应用没有根据员工及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或是凭借经验或自己的理解进行运用,或是完全套用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方式[2]。
         2.3激励机制的使用方式多样性不足
         在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方式应保证多样性,确保不同的激励方式发挥出不同的激励效果。要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就应采用信任激励的方式;要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就要采用晋升机制进行激励;要保证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就要采用培训激励等方式进行激励。但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运用激励机制进行人事管理时大多采用物质激励、言语激励等单一方式,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进取心理。
3在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的措施
         3.1权力构架建立健全,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
         与企业不同,企事业单位所有权归国家,明确权力架构,充分发挥组织效能,开展激励机制。企事业单位要将激励方式不断更新,激励与绩效联系起来,激励机制的运用要保证透明和公开,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激励效果。

激励方式要尽量多远化,机制要具有创新性,管理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企事业单位具体情况结合,对激励方式进行有效探索,以促进激励机制合理运用,针对情景不同、岗位不同,运用的激励机制也不尽相同,不但要运用物质激励机制,也要探索精神激励机制,分析员工需求,对员工进行鼓励,使其在创新中参与,提供多种选择,以此提升员工绩效和综合素质[3]。
         3.2用人制度的完善,激励机制的优化
         职业规划加强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引导,使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将个人管理进行强化,主动学习业务。对用人机制进行完善,将原有的用人格局勇于打破,如果员工绩效考核没有通过,那么就要被辞退,以此将危机感提高,岗位职责要明确,岗位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要科学,考核评价开展要实现多维度,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要充分了解,薪酬机制要以岗定薪,对额外收入要合理分配,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另外,对激励机制要不断优化,经济性激励和非经济性激励要有效结合,对优秀人才要大力吸引,人才要留住,岗位和人员要合理匹配,对人力资源潜能进行激发,对激励机制进行探索,将激励机制的效用进行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在企业文化中引入激励机制思想[4]。
         3.3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丰富激励方法
         社会中只有优秀的人才才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所以企事业单位一定要更加爱惜员工,为优秀的人才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可以借助企事业单位这个平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中,不仅要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化,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报酬,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组织更多的精神鼓励和认可。培养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的特长和爱好创造更加丰富的激励方法,让员工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奖励,这样就更能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5]。
         3.4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不断的创新
         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中的重要服务部门,就需要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激励机制的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单位企业文化,将理论和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不仅要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还要与单位的组织文化相符合,不断地进行创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3.5强化员工危机意识
         事业单位员工的业绩是制定激励方式的前提,其制定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员工在激励模式下持续性的提升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从而在提高自我价值与获得利益的同时促进单位的持续发展。另外激励制度的制定应该以完善且科学的业绩考核作为奖励发放的条件,绩效是一切奖励发放的前提,这样才能促进管理方式与相关要求的进一步落实,充分发挥管理方式与激励制度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表彰,而对于工作懈怠的员工应有适当的惩戒,以强化其危机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会面临被扣除部分绩效或考核不合格等,作为对其不认真工作的惩戒[6]。
结束语
         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运转和调动都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来实现的,以此来调动企事业单位员工积极性,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所以企事业单位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使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更加有效地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岚. 论薪酬激励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对策[J]. 中国商论,2018(01):97-98.
[2]岳丽娜.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95.
[3]金黎.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7(26):270-271.
[4]向辉,冯飞. 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浅议[J]. 统计与管理,2017(09):153-154.
[5]李忠平.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J]. 现代企业文化,2015,(5):92- 92.
[6]付仲鑫.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19,(30):78- 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