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城市化进程在我国不断推进,伴随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然而,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样不可忽视,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针对城市水土保持这一问题,在制度落实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制度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水土保持;措施;作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经济的腾飞,随之而来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所引发的环境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工作,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1城镇化进程中水土流失特点
对于城镇来说,其水土流失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所影响,地形、植被、气候、土壤、地表构成物等自然因素对于城镇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较小,其中,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是导致城镇水土流失的主因。为推进城镇化,人类需要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更改,进而损坏地表,导致大量弃土产生,再加上人类活动制造出的大量生活垃圾、弃渣等废物,一旦暴雨或大风等外营力出现,即可出现移动、淤积等情况,从而引发水土流失。一般来说,城镇水土流失的特点为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形、植被变化,导致侵蚀营力、侵蚀种类更为复杂。二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地表会被破坏,导致土壤表层松动,进而逐渐因外营力而被严重侵蚀。三是城镇化建设中所需的取土石料场多位于城镇周边,可严重破坏周边植被、地表,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四是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地面硬化速度,使得水循环路径发生改变,从而加重水土流失情况。
2城镇化水土流失危害
2.1破坏植被,生态环境脆弱
城镇化的进程势必伴随着大量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尤其是房地产和道路工程建设等。在一些大中城市,房地产项目已经成为最为广泛、扰动地表面积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集中连片的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剧烈扰动原始地貌,存在占压土地、破坏植被和毁林开挖等行为,大量的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原有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下降,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也急剧下降。
2.2建筑垃圾,弃渣处置难度大
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渣,包括多余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弃渣不合理处置产生的安全隐患、水土流失等社会问题逐渐突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房地产项目通常楼层高且地下室深,房地产项目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大量土石方的挖填。弃渣处置在实施和监管层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低等级的公路、铁路、建材、城建等项目弃渣场多、单个渣场弃渣量不大的项目,往往没有专业的设计单位做弃渣场设计,多由施工单位简单布置场地,直接弃渣,这类弃渣场的安全风险较多。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多数施工人员并不了解国家的法律和技术标准,随意倾倒弃渣现象严重,多数没有布设防护措施,遇到暴雨,弃渣场水土流失严重,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3面源污染,造成水体恶化
城镇化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城镇地区以硬化地面为主,地表入渗能力下降,径流系数增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径流,对地面造成强烈冲刷。由于地表物质组成遭到破坏,下垫面对径流的阻滞、缓冲能力下降,径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等污染物能够轻易地通过管道等形式汇入受纳水体,从而引起水体面源污染。有数据表明,城市河流水质在汛期污染最为严重,会显著高于非汛期的河流水质污染,充分表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会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3乡镇水土保持强化途径
3.1乡镇党政重视到位
乡镇党政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度,事关乡镇水土保持工作的好坏,若在乡镇开展的每个生产建设项目都能带头抓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落实,这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最大促进。目前虽然对生态保护项目有针对性考核,但对水土保持的各种量化考评几乎没有,造成了“其他部门不重视,党政目标不明确”的现实。抓好了水土保持,维护了青山绿水,并不能明显出政绩出效益,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对待,形成恶性循环。建议细化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量化考核指标,建立乡镇领导分片挂钩责任制,积极构建覆盖乡镇、村两级的水土保持网络,实行“网状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网络监管机制,将责任压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
3.2先进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
我国目前主要的水土保持技术为植被覆盖法,这种方法具有生态化程度高的有点,但是在成本与效果上有所欠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新型水土保持技术有以下3种:①透水砖覆盖法,采用透水砖覆盖的方法可以使水分通过地面进入地下,保持地下土壤活性。②地下植被覆盖法。这种方法与我国现有的通过常绿植物覆盖不同,地下植被覆盖法主要采用扩根性植物的根系达到水土维持的效果,这种方法具有后期维护成本低等突出特点。③防渗涂层的引用,在建筑物地下土层中采用防渗土层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3.3严控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为避免水土流失情况加重,应严查人为导致水土流失的情况,对于违规人员应加大惩处力度,甚至进行关押处理等。该工作需要各级水利部门的密切配合。此外,政府各相关部门也应严控生产建设项目,严审项目实施方案及验收,从根本上杜绝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情况。
3.4探索乡镇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探索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来鼓励水土保持先进乡镇,即上级设立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奖励水土保持做得好的乡镇,特别是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作出特别贡献的乡镇,以资金给予补偿,让乡镇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感、获得感,并以此激励乡镇主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常常会忽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由此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城市水土流失相对于农村传统水土流失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水土流失的复杂性。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应作为城市整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重要思想融入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中。从基本理念、科技水平、规划管理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推进城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快速发展,将城市建设成为安全、美观、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业鹏.浅谈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32(23):290.
[2]潘超,姚文娟.浅析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117.
[3]李小军.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1):57-58.
[4]范锟.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水能经济,2017:126.
[5]吴长文.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19,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