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满洲里市供电分公司)
摘要:时代不断进步,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障电力供应顺利进行,需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配电系统的工作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其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过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行与检修;难点问题;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设备运行错综复杂,同时网架结构不稳固,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供电过程发生故障,保证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电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以及人力物力。这些投入主要用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将工作中心放在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配电系统安全正常工作,符合人们对供电的要求。
1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的必要性
配电系统的运维与检修工作的目的是及早发现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法,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常在城市建设、道路设施改造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缆和配电设备的人为损坏。由于线路设计不合理、设备质量等问题,也极易造成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热、过载、过负荷等安全隐患。若日常维护不到位或检修不仔细,必将造成系统的运行故障,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电气事故和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不仅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见,在配电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中均存在影响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
为此,必须提高配电线路、供电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运维质量和检修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配电系统的维护和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异常情况,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工作难点分析
2.1运维与检修工作量大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配电网系统结构庞大、运行设备较多、状态信息量大,而配电中心从事运维与检修的人员配置较少,以人工方式采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尤其是配电线路的检修工期较短、停电时间有限,无法在同一时段开展多项设备的检修,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显然,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主要矛盾就是巨大的工作量与有限的运维人力的不平衡。
2.2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许多配电管理中心在配电系统的管理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从事配电系统检修和运维的人员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完成配电系统常规运维和定检的工作,不具备配电设备的异常事件分析和故障排查的能力,无法在有限时间内解决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而且大多数检修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不够,安全防护意识较差,不能严格执行配电网的检修、维护管理要求。运维与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是配电网系统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也是造成配电系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运维与检修质量的难点,因此有必要提高各运维、检修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强设备故障分析和系统异常排查的能力。
2.3人工方式存在盲点和死角
在配电系统的运维中通常以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成像巡视,绝大多数配电设备的发热、过热故障都能被监测到。但配电系统大多以户外架空线路为主,配电变压器和架空线路安装位置较高,因此常规的手持式红外成像仪无法对高空线路、配电变压器顶端或绝缘瓷瓶遮挡的部位进行检测,在配电系统的巡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工视线的盲点和盲区。
而现有的人工巡检方式无法减少这些盲点,若这些盲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或运行风险,则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极易发生故障或电气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显然,高处巡视盲点和人工巡检盲区,已成为当前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工作难点。
3解决方案
3.1提高运维与检修的智能化水平
基于对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工作的现状介绍和工作难点分析,本文认为要提高配电系统的运维质量和检修质量,应先提高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自动化水平,合理利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辅助设备,搭建一套适用于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状态在线监测、数据自动分析等功能,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工方式存在的工作盲区和死角。首先,在配电系统故障率较高的区域安装具有红外测温的高清摄像头,减轻运维人员巡线的工作量,解决人工巡视存在死角的问题。其次,在重要的配电线路和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在线绝缘监测等传感器,根据系统的运行数据、状态信息及异常统计情况,可更加合理地制定检修计划和改造方案。再次,将运维与检修智能管理系统与配电系统的生产系统、应急抢修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交互,通过视频系统便可对设备抢修过程进行可视化监视,进一步提高了抢修工作的效率。最后,根据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制度和标准的要求,完善运维与检修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人工运维存在的问题,改善配电系统的运维和检修现状。
3.2强化运维与检修工作重点
运维与检修工作能及时发现和提前预防配电系统运行中的故障与隐患,从而保障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因此应针对运维与检修工作的重点和配电系统存在的重大隐患,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维方案。
①运维工作的重点。对雷击故障区域进行防雷能力评估,加装避雷器、避雷线等防雷设施,提高架空线路防雷击故障的水平;对近3年配电系统发生故障较高的10KV线路进行故障汇总和原因分析,尤其是对日常运维较为薄弱的设备及防护较差、防火漏洞和电缆接头过热次数较多的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对各转动部件、传动设备的机械特性进行检查;定期开展配电室、开关柜的散热、除湿、防水及防小动物进入的整治工作;对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和柜体的关键部位进行红外测温,并记录和存储数据;对显示仪表的功能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重点市政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和基础设施进行标示和防护,防止道路施工、房屋建设等盲目开挖造成地下配电线路的破坏。
②检修工作的重点。检测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的触头过热程度,检查绝缘子的外观,更换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根据年度运行情况,对负载率较高的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扩容改造,对运行年限较旧的配电设备进行更换;检查各开关柜、控制柜内的除湿设备是否正常,除湿效果是否良好,对损坏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核实控制柜、开关柜内的实际接线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对地下敷设电缆关键环节的工艺进行接地电阻、绝缘测试;对开关柜内的螺栓紧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对线路周围的树障进行清除,排除树枝接触造成线路短路的隐患;检修工作完成后,及时清扫开关柜内的污物。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需要配电系统可靠、高效率的运行。最直接的方法是定时对配电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分析这一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保障配电系统正常工作,同时消除运行风险以及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梁朔,秦丽文,李春华,等.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方法[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7[2018-12-17].
[2]李斌,刘宇,何潇,等.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电工技术,2018(19):83-84+86.
[3]雷源.关于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