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3231978XXXX4418
摘要: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不同方面分析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加强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管控。后续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工程质量管控技术,优化分包单位选择方法,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道路工程;旧路改造;存在问题;质量控制
引言
城市道路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错台、裂缝等病害,需要通过道路路面改造施工加以解决。进行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期间,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前期的分析和勘察工作,对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进入到施工环节,需要作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要避免由于操作失误对路面造成破坏。此外,在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加强对路面的保养和维修,这样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1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建成时间久、人口密度大的主城区需求更为明显。由于主城区主要道路建成时间普遍较早,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虽然过程中部分道路曾进行过升级改造,但部分道路质量及功能仍难以满足现状城市需求,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且鉴于主城区现状建筑及业态均已成熟,重新规划道路存在较大局限性,故在现状旧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迫在眉睫。
2市政道路原有道路改造工程常见病害及存在的问题
2.1新老路基结合面滑坡、失稳以及结合处不均匀沉降
出现结合面滑坡以及失稳这一现象,首先要从地质地形因素进行分析,关键是要看道路地基的夹层,如果原有道路地基存在一定的软弱夹层,就很容易造成结合面的滑坡和失稳,在对原有道路实施加宽改造完毕,改造后的道路路基由于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对新建路的路基产生强大的压力,致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这时候路基结合面就会产生错位、沉陷以及脱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新旧路基的错台,出现滑坡现象。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滑坡和失稳的关键性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在对新旧路路基的作业区域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未依据设计规范实施开挖台阶,对高填方加宽路段的考虑不够全面,如果在这一路段不加设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结合处进行拉结,很容易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而对于新旧路路基面的不均匀沉降也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见到的质量问题。当道路初次建成投入使用后,路面土体要承受持续不断的、强大的荷载。这种荷载带给路面土体的压力经过长时间的作用,造成路面土体的严重压缩性地表变形而形成不均匀沉降,但这个问题在新加宽的路基上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出现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路面在沉降的区域进行补修,过一段时间自然又会出现这一问题,就是因为直接在变形的基础上对路基面进行加宽作业造成的。
2.2市政道路原有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城市道路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频繁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有组织管理、安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首先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原有道路改造施工之前,应加强和部门的有效沟通。同时,对施工的细节和过程实施组织和管理,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够快速有效的得到解决。如果所要改造的区域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而且沿线区域的车流量又比较大、又很难控制,则需要设置相应的路障,避免产生意外事故。由于市政道路改造所花费的时间一般都很长,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施工前就应将一些可能发生的因素考虑进去,将施工所需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组织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那么,旧路改造施工就能够顺利地按照预期时间完成。另一方面安全问题,对原有道路进行改造其主要目地在于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尽管在旧路改造施工中施工单位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以方便人们的出行,但或多或少的还是会有一些影响,一旦施工区域设置障碍后,道路就会变得狭小,尤其是夜间(12 点以前)施工。其次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对原有道路改造时难以将所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全面的封闭,实现不了封闭式的施工,那么,施工环境就会很难得到控制,而敞开式的环境中施工,不仅会造成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日常出行及安全等,也会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增加一定的难度。
由于城市的地下管网结构极其复杂,天然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等,管道的密集程度极高,而市政道路改造施工需要实施地表面的挖掘作业,因此,施工前必须对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加以充分的调查,在了解和掌握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实施挖掘作业,这样在施工中就不会造成对地下管网的破坏。
3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3.1注重与设计方的沟通
针对当前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深度不足的缺陷,要加强项目业主和设计方的沟通,全面清晰地表达自身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优化。以某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设计方将当地的沙土顶管施工操作工艺直接套用到城市岩层基础之中,由于沙土顶管施工操作工艺是非开挖施工技术,无须开挖作业,直接在地下施工,可以减少和规避征地拆迁的冲突。然而,项目业主认为当地地质环境为下伏基岩,沙土顶管施工操作工艺并不适用。在路基设计之中,设计方直接采用原有的路基,然而业方发现原有的路基存在严重损毁的现象,难以达到规定的路基强度要求,通过双方协调之后,决定对原有的路基挖除,然后再重新进行换填,极大地消除了质量隐患。
3.2优化分包单位选择方法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要优化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应当采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一是确定质量目标函数。选取单位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分包项目工艺流程、工程报价等因素,对参与投标的分包单位进行打分评审。二是根据约束条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进行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最终选择高效的分包单位。
3.3加强工程监督和管理
考虑到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投资大、影响广,要加强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并完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协调和平衡各部门的利益,避免各部门推诿扯皮,加剧工程的质量问题。同时,可以采用单一项目业主的模式,由市政工程管理处统一负责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减少工程施工过程的冲突和摩擦,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效率。
3.4提升工程决策的科学性
为了提高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可以借助于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施工数据的采集,再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决策和质量控制。可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法,使其前后间距保持在 5cm~ 10m,并有一定的摊铺重叠度。同时,要保证摊铺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横缝,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最后,进行工程施工控制图的绘制和分析。
3.5注重道路维护的质量管理
在城市道路交付使用之后,还要注重对道路维护的质量管理,必须对道路设施进行检测,通过经常性巡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包括道路平整度、破损情况、强度、抗滑能力等,进行技术状况的全面评价,根据道路技术状况等级确定相应的维护策略,避免车辙、沉陷、拥包、坑槽、剥落、裂缝等道路病害。另外,还要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全面做好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减少工程质量隐患。
结束语
总之,新旧道路塔接的质量优劣对改造后的原有道路其使用周期的长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利用翻修技术对延缓强化旧路改造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的将改造工程中的一些常见病害消除,以此延长原有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春辉,张 琛.市政道路改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6):178-179.
[2]张金涛.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5):150-151,157.
[3]魏志强.市政道路改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