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大多采用混凝土作为原材料,混凝土施工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普遍的一种施工材料。目前层出不穷的建筑安全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混凝土施工不规范引起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众多优良的特性,为人们所用的历史也很久了,但为了适应当代建筑工程的需求,混凝土的施工处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筑单位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掌握关键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价值。
1混凝土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要求
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要制定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使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从而进行使用。建筑工程要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和施工工艺。(1)混凝土的拌合宜采用饮用水,且水质的各项指标标准如PH值、氯离子、碱含量等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要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施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用合适的水泥品种既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能控制好成本。(3)要严格控制骨料质量,好的砂石骨料才能制作出好的混凝土,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检验。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要依据严格的比例进行,计算好材料配合比,做好相应调配,才能保证混凝土性能。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1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的情况。在对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实际浇筑高度应当控制在3m以内,所采用的下料浇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较常见。以竖向结构作为施工对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将混凝土水泥砂浆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100mm之间,以实际浇筑高度为依据,适当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过合理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可靠。在振捣混凝土拌合物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变形或者移动情况,则必须要及时调整,确认修好后方可继续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针对柱子与墙体连接部位的梁板,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需要先对柱子和墙壁进行浇筑,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在浇筑梁板,这就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导致裂缝出现。梁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保持同步,结合梁的实际高度来进行分析,若梁的高度在1m以上,则可以单独浇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可靠。
2.2混凝土浇筑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施工技术要点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在进行浇筑时,必须要对整个浇筑模板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保证模板安装符合浇筑设计标准。并且对于实际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与采用的方法进行确定,一般体量较大的混凝土浇筑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其次,在进行混凝土入模时,不能够对模板及内部钢筋结构进行冲击,保证浇筑施工时不存在施工缝隙,并对浇筑高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在进行浇筑时,对于钢筋、模板等结构的位移情况要及时注意,防止出现一些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振捣技术的运用十分普遍,它主要有三个部分需要采用振捣模式,包括混凝土坡顶、混凝土坡角以及混凝土坡道中间。只有做好这三个部分的振捣,才可以充分发挥振捣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开展这三项工序,必须在施工前做好预设工作,以便在最佳的振捣规模中开展工作。施工过程中,振捣的质量一定要与工程的标准要求相匹配,利用好振捣棒的作用,通过振捣棒来确保混凝土振捣作业能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控制好振捣棒插入混凝的时间长度以及深度了。一般的情况是,振捣棒在混凝土下五厘米是最佳的深度,而移动的间距一般是四十厘米。施工过程中,要迅速将振捣棒插入,然后再缓缓将其拔出。
这样一来,混凝土振捣技术就保障了密实性,就可以进行抹平混凝土表面的工序了。
2.4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这一环节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地方值得重视。首先是把控拆模所耗费的时间。拆模时间过短,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拆模时间过程,又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定型。在制订拆模计划时,首先要确定拆模时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如混凝土的刚性和强度等,同时考虑到施工时的外界温度。其次是拆模的顺序。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原则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在拆模时,要按照混凝土结构承重大小进行,承重越少的部分越先拆。由于混凝土材料受外界影响较大,因此以上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例如当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即使先拆承重较少的部分,也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太大的损坏,至少不会出现表面裂缝的现象。承重部分占据了混凝土材料的大比例重量,相当于整个结构的重心所在,因此在拆除时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标准。
2.5梁板浇筑技术
在梁板浇筑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在梁板浇筑过程中都会采用赶浆法。应用赶浆法,需要对完成施工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检测,在确保其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梁板的厚度小于铺设的高度值,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压实的方向与浇筑方向一致。
2.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浇筑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工程的结束,后续的养护同样重要。尤其是浇筑振捣后的半天时间,工作人员要确保混凝土被覆盖严实,并按时给混凝土浇水。浇水的目的是使混凝土表面处于一个比较湿润的状态。浇水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养护手段,但浇水的方式又包括多种类型。应用最广泛的浇水方法被称为覆盖浇水养护法,此外还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用。一般情况下,浇水的时间在一周左右。浇水的频率和次数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观察混凝土的湿润情况,一旦发现其表面有干涸的情况,就要立即对其喷水。最后,如果混凝土施工时间是在冬季,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这是冬季气温过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不利于其成型,且强度和刚性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结语
运用混凝土施工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如今是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的问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和安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蔡明里.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9):163.
[2]刘建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刍议[J].四川水泥,2019(03):113
[3]贺晓鹏,秦善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6):246.
[4]于敏芝,胡永胜.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3):19-20.
[5]樊玲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4):91.
[6]姚国树,孟庆刚.探讨混凝土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9(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