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7142819910821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基数不断提升,关乎着人民居住安全的建筑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内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物质需求的满足导致民众对自身安全的需求不断加强,本文就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国内建筑行业竞争压力巨大,如何提升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公司高层最为关注的一点。所以相关技术的提升、工作质量的好坏、工期时间的长短都被大家拿来进行比较,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但技术流程较为复杂。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前,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比如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从各个层面入手,实施管控,以此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混凝土进行搅拌阶段,需要依据工程需求,合理设置搅拌时间,并强化搅拌时间的管控。实时监控混凝土材料搅拌阶段的流动情况,保障搅拌均匀,在搅拌结束后,需要立即将混凝土卸下。在混凝土生产中,配置技术属于最为基础的技术,但其配备质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据操作规范、配置标准开展工作,并不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参照工程需求,精准配比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在砂石、水泥、胶合剂等使用上,需要保障数值的精准性,严格遵循配比流程。比如在砂石配置过程中,配置人员在混凝土搅拌前,需要对砂石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量,以求能够把握配置比例的精准度。
1混凝土技术研究
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想要合理管控混凝土结构温度,需要先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通过合理调整水泥比例,以此减少水泥搅拌中产生的热量。目前一般应用大坝水泥替代工业水泥,或者是在混凝土结构内事先铺设一些水管,在浇筑结束后,往水管内注入冷水,借助水体的流动以此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全部带走,进而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众多混凝土类型中的一种。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参照相关标准,严格检查混凝土模板、钢筋材料等,从源头开展浇筑质量管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地浇筑,不可停顿。逐层混凝土浇筑阶段,一定要在上一层未完全凝固前,开展下一层面的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完全浇筑结束后,现场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关标准,严格检查模板密封性,查看模板是否存在污染物,一旦发现异常或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1]。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想要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需要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和添加剂,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国家允许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对混凝土的自缩性进行控制。例如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它们都具有极高的抗拉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而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同时,也要注意后期养护这一环节。
2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优化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
由于混凝土材料是开展混凝土技术施工的主要物质资料,而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实现其性能变化,进而为土木工程结构提供支撑,混凝土材料质量对于其施工中性能变化影响较大,在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混凝土材料型号、性状的选择,选择与质量高、名誉好的供货商合作,并在材料运抵施工现场时进行规范化的抽检、材料质量检验材料的核查,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2]。混凝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也要做好管理,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等材料遇湿就会变性,因此在存储重要做好防水、遮阳,并对各批次、各型号材料进行科学分区,以便混凝土施工中能够方便领取。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也会影响其结构成品的性能,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做好配合比试验,选择最能够提升结构性能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并在施工中运用。
2.2在混凝土施工各环节做好质量控制
混凝土各种材料混合后需要充分拌和才能达到施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材料配合比要求进行材料加入以及科学的拌和速度进行混凝土材料搅拌,至于搅拌时间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材料运输时间等进行确定,要在浇筑施工前确保坍落度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好浇筑时间,并要根据周围环境进行混凝土施工安排,尽量避免在暴雨、台风等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针对混凝土材料振捣技术控制则需要安排好二次振捣,在初次振捣完成后的半小时,根据混凝土结构情况开展二次振捣作业,振捣施工中要尽量避免碰到模板与钢筋。最后是混凝土养护施工质控措施,由于混凝土材料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水化热散失的情况,如果混凝土凝固时的温度与湿度不合适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构裂缝问题,养护施工需要采用覆盖养护的技术措施进行混凝土结构温度控制,而使用浇水等方式保障混凝土结构湿度,防止其表面干燥造成病害[3]。
2.3强化混凝土质控效力
首先要在混凝土施工团队中强化施工质控意识,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各环节人员规范化施工打好思想基础,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团队中落实质控责任,根据技术管理标准体系的要求将各施工环节的质控标准制定好,并做好各环节完成后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在各环节的技术人员中设置专门的质控岗位,以落实质控责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对该环节的质控责任人进行惩罚,以敦促混凝土施工各环节技术人员落实质控要求[4]。
2.4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
混凝土技术操作的具体执行人员是施工技术人员,这些混凝土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影响着混凝土结构质量,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方案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各环节施工人员对自身需采用的技术措施,技术执行标准等进行了解,并能够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严谨的混凝土技术操作,为混凝土施工质控优化提供助力。在平时的施工团队管理中,要根据混凝土技术的更新情况开展有计划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并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决定混凝土操作人员的岗位与薪酬,以推动整个混凝土施工团队进行技术升级。
3 结论
土木施工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效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当从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入手,做好混凝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确保土木施工建设项目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刍议[J].四川水泥,2019(03):113.
[2]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3]安贤慧.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6):5-6.
[4]李威.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6(1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