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李增锋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李增锋
[导读] 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进程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进行高效的变革和创新

         摘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进程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进行高效的变革和创新,特别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一些建筑工程中还会因为对技术无法灵活的运用而出现施工问题,严重阻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和效果。所以,此文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以此来推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问题;应用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建筑工程的项目逐年增多。但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频频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安全问题,不仅给建筑工程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副效应,而且对居住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使用防水防漏的技术,从而尽最大可能避免建筑出现渗漏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环境,提升房屋的整体品质和使用价值。那么,如何才能运用好防水防漏技术呢?
         1建筑施工中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及其原因
         1.1建筑屋面渗漏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作为建筑的顶棚,为人们遮风挡雨,是房屋建筑与外界隔绝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建筑物的屋面是渗漏现象发生最为频繁的部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一旦建筑物出现积水情况,基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和流体形态的便利性,会不断向结构的缝隙进行渗透,特别是出现雨雪天气时,建筑顶层屋面首当其冲,会不断受到侵蚀和冲刷,从而造成雨水入侵室内的情况。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作业时,没有进行规范操作,在防水材料铺设之前没有实施混凝土振捣操作,从而影响防护效果。
         1.2建筑外墙渗水
         建筑外墙也是渗漏问题的高发地带。由于外墙是立式结构,虽然与外界直接相连,但是很多建筑工人在施工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雨水等顺着墙体自然留下,无法在外墙停留,在进行贴砖等工作时不够仔细,留下缝隙。特别是在墙体与窗户接合部位,缝隙较大,虽然经过液体材料的补充,但还是会留下隐患。在一些气温寒冷的地区,一旦北风大作,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在缝隙中的水分结冰之后由于体积增大,会将裂缝撑大,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渗漏隐患。墙体渗漏发生时,会使建筑墙体内外的涂料及外层墙皮脱落,不但影响建筑美观,还会使墙体保温作用减弱,情况严重时会使墙体龟裂,使建筑安全强度下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
         1.3浴厕漏水渗水
         在住房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浴室和厕所中水量较大,一些洗漱等活动都会在此场所进行,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没有做好防渗漏处理,就会直接影响浴厕的质量,更有甚者会影响整个房屋的质量。而且浴厕下面包含了各种排水管道,在一些建筑施工进程中为了美化建筑外形,往往没有做好防水防渗处理,这就导致在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一些排水管道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导致排水管道遭受人为的破坏,以及施工人员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不能高效的使用,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1.4地下室渗水
         在建筑施工进程中,地下室渗水情况较为常见,导致这一现场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的质量效果不佳,也就是混凝土振捣密度不够,这就导致建筑物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穿孔、坍塌等情况,最终影响建筑物的后期投入使用效果。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卫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对卫浴这一空间防水防渗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把卫浴的整个地面全部降低到1.8米处,在墙面土上防水材料,而后要做好完整的防水测试,确保不会出现渗水情况之后竣工。另外,要对卫浴线管的布局实行科学的布局,确保混凝土能够与线管紧密接触,防止排水管出现渗漏情况。除此之外,在实际建筑施工进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务必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为了提升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技术就需要重视对混凝土材料的高效运用,并且做好施工预留口,对后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实行填充,确保卫浴渗水情况有效缓解。
         2.2外墙施工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建筑外墙防水防渗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重点检查窗口以及外墙墙皮、瓷砖接合部的缝隙是否得到有效处理。在窗口施工时,需要保证窗户外部窗台具有一定的坡度,出现雨雪天气时,水分能够顺着坡度从窗台直接留下,不会形成水分堆积等现象,从而降低外墙渗漏发生的概率。在窗户安装完成之后,接口处的缝隙处理往往是较大的麻烦。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填充缝隙采用的材料是水泥或发泡胶,但是水泥在风干之后,体积会发生变化,使建筑外表美观程度降低。采用发泡胶填充缝隙需要注意材料的伸缩性,必须均匀控制挤压力度,使缝隙被全部填满。建筑墙体的混凝土添加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振捣工作,将其中的气泡全部排出,使混凝土内部紧密结实,提高混凝土建筑的强度。振捣工作对于防水防渗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精心处理,否则会使建筑墙体出现很多孔洞,为水流渗透提供方便条件。
         2.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地下室如果出现了渗水和漏水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墙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在此区域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是孔洞,而且还缺少专业维护人员的维护和补修,导致地下室原本的承受能力超出了预期。所以说,在对地下室渗水漏水情况实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就需要尽量的选择一些优质的材料,并合理的进行混合搭配,而且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还需要尽量选择防水材料,以此来保障整个施工效果。
         2.4在门窗中运用防水防渗技术
         门窗在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中非常容易接触外界的风霜和雨雪,如果其防水防渗质量不好的话,就会出现渗漏情况。那么在实际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为了优化门窗的防水防渗效果,就需要重视对防水防渗技术的使用,并且针对施工现状,制定相对完整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效果的提升以及施工进度的正常开展。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就需要在防水防渗技术的高效运用进程中,严格的依照国家相关施工标准执行,并且借助各种专业的培训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能,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效果;另外,施工人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就需要确定施工材料质量的优质,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的齐全和绿色,特别是对于门窗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保持在3cm之间,并且对缝隙处填充建筑材料,以此来高效地预防门窗渗漏水情况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性能,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渗漏会影响工程质量、居住舒适性,要提高对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视度。施工中除了要加强工艺控制,还要做好材料管控、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防渗施工体系,强化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掌控,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防水防渗的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2016(10):666-668.
         [2]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32-33.
         [3]王作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6(22):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