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其道路桥梁数量以及范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大市政工程、高速公路以及等级公路都广泛应用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那么对于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所需求较大的施工材料,即现浇混凝土的质量就有较高的要求,保障良好的现浇混凝土质量,才能最大可能保证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本文就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分析,仔细分析每一种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并针对性处理其问题,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后续道路与桥梁的运行。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施工处理
一、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出现各类质量通病原因
1.1现浇筑混凝土实体棱角损坏
分析混凝土施工材料,其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征,那么往往就会在道路与桥梁中现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就会出现结构问题。即出现现浇筑混凝土实体棱角损坏问题。出现此棱角损坏问题的原因有大部分是由于施工中没有做好混凝土足够洒水措施,导致逐渐硬化的混凝土流失了大量水分。或者是在后期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没达到足够强度的混凝土就把模板拆除。不稳定的混凝土结构就很容易出现棱角损坏。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忽视在混凝土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混凝土棱角部分,导致后续操作模板时,就很容易受到冲击以及碰撞,损坏其道路桥梁混凝土实体棱角。
1.2现浇筑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
道路与桥梁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性的混凝土配合比。但是实际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能严格规范其标准配料。很大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其水泥、砂石以及水的配料比,搅拌过程中很容易由于配料比失衡导致水分丧失,又或者是混凝土中掺杂着多种杂物,导致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出现局部蜂窝状或者是孔洞空隙。第二点就是由于搅拌失误,如时间把控不到位,搅拌不均以及振捣时间不充足等,就会产生混凝土内部蜂窝。而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安装,需要固定好模板,一定不能出现位移以及漏浆,不然也会出现混凝土蜂窝现象。除了这些点原因导致现浇筑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相关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水泥、砂石以及水量,其下料搅拌环节马马虎虎,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1.3现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
保障混凝土质量的最大要素为混凝土强度,同时混凝土强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建筑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即混凝土材料存储过程中受到雨水的浸泡,其材料超出使用年限、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因此要是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混凝土搅拌环节,其混凝土强度肯定不达标。与此同时也会由于混凝土材料计量配比失衡,导致其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其现浇筑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
1.4现浇混凝土中出现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经常看到的一种质量通病为裂缝问题,出现裂缝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其地基沉降、模板拆除时间不合理等原因。尤其是温度变化过大原因,其混凝土处于水化热环境中,就会有较大的水分流失,其内外温差就会非常大,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影响后续的混凝土强度,其强度在达到极限后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针对现浇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浇筑环节势必要严格遵守相关浇筑标准,做好相关的施工工作,加大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
二、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措施
2.1解决混凝土实体表面蜂窝的对策
针对道路与桥梁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分析,可以从其道路桥梁的美观性以及安全性入手。即相应的建筑企业要做好多种预防措施。避免现浇筑混凝土实体出现表面蜂窝现象,进一步影响其现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基于现阶段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际施工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以及工程要求,合理配比混凝土的配料比例,对于水泥、砂石以及水量的控制,要基于实际的施工情况,实时调整以及控制其配料比例。注意外加剂的使用,不能一股脑就全部添加进去,一定要管控好,保证整个原材料的质量。而现浇筑混凝土施工前期,还需要仔细检查其脱模剂的使用情况,避免由于脱模剂使用过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同时还需检查脱模机的型号以及质量,避免部分杂质,导致破坏混凝土结构。众所周知,混凝土浇筑是一次性完成任务的,因此整个浇筑环节势必要控制好振捣时长以及强度。通常情况下,一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长并不会低于十五秒,只有超出十五秒,才能确保振捣的充实性,从时长上控制其混凝土浇筑质量。
2.2提升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对策
对于道路与桥梁项目来说,只有管控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保障高强度的现浇混凝土,才能满足交通运输对道路与桥梁的质量要求。那么就要保障基础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入手,进一步配制混凝土。当然混凝土配制前期需要仔细检查各种原材料,要是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混入其中,就要剔除,从运输、保管环节中严格监督,就能最大限度保障其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配比原材料,要严格遵守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的施工配合比精准计量要求。而且还要重点关注其原材料的各类添加剂配比,不必要时,不能使用太多的添加剂。其混凝土的渗水量计算要从砂石的含量率入手,计算出合理的渗水量,才能进一步管控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情况,以此来配制最佳配合比的混凝土。最后的浇筑后的养护工作也不要忘记,即浇筑完毕后,相关的养护人员要实时监控每一天的天气情况,尤其是其冬季,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防冻工作,以此来达到混凝土所需求的湿度要求。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把控好混凝土的实体强度。
2.3混凝土棱角损坏处理、裂缝处理对策
道路桥梁建设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为混凝土棱角损坏,因为它不仅影响其道路桥梁的美观性,同时还严重降低道路桥梁的质量。即不合格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其道路质量就不达标,人们行走其中,就很容易威胁着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为了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细节点的调控,比如可以在使用冲击型机械时候,可以进一步对棱角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精准把控混凝土模板湿润度,避免湿度过大或者过小。当然要是还是出现棱角损坏问题,其修补对策就是借助水泥以及砂浆来处理。而为了达到桥梁道路的美观以及质量要求,修补时一定要注意其后料以及前料的沾合度。道路桥梁建设中出现概率比较高的问题为混凝土裂缝问题。那么处理此混凝土裂缝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排除其裂缝的出现。即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就要做好排查工作,严格管控混凝土湿度,做好相对应的混凝土维护与保养工作。尤其是对于道路桥梁建设重点线路以及地区,一定要在施工前期做好现场排查工作,选择稳定区域以及地质环境比较好的地区进行道路与桥梁建设,最大限度规避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从根源上规避其施工过程中出现路面转折现象。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减少出现混凝土裂缝,同时还能保持路面的美观性,其质量就不用说了,降低其裂缝现象,就能保障其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结语
本文就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分析,进一步提出多种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对策,以此来降低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概率,从而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凯, 郭永伟.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000(002):P.163-164.
[2]王经超.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 居舍, 2019(04):21.
[3]谢振辉.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5):0184-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