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6002819911221XXXX
摘要:城市道路景观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与感知媒介,它最直接地反映了城市的风貌特色,尤其城市中的一些重要道路,已然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张,迎来了道路绿地建设的黄金时期。道路绿地相较于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更为直接,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道路绿地的设计、绿植的选择以及施工管理等都对道路绿地最终的景观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景观艺术,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景观对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舒适、良好的交通景观环境不仅能美化环境、增加视觉美感、缓解驾驶疲劳、保障交通安全,还能够降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
所谓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指的是:在满足城市的日常交通时,可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增添城市道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的景观间的协调度,可以大幅度增加人们对道路的美好印象。比如大中城市或者旅游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往往会设计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绿植和雕塑,能够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但遵循的美学理念不能单靠生搬硬套,应经过深思熟路反复总结设计,设计出符合城市道路景观的搭配和造型。城市道路交通景观设计不但包含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更重要包含城市规划、道路美学、园林学等综合性的理念知识。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规则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感官体验。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必须要方便游人。在城市中,大多数的主路宽度为三米到四米之间,一些辅路的宽度在一点五米到两米之间,在主路的两侧,可以设置一些低矮的绿植,同时,要安设一些方便游人休息的座椅,这样人们可以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随时的休息,为人们提供足够的便利条件。另外,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利于排水。在正常情况下,路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度要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主路的横坡可以适当的增加,在百分之一点五到百分之三之间。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
一是,在进行的景观设计上,对于交通道路的绿植和花卉搭配上不能有效体现其完美型,只一味考虑其该季度的观赏性,忽略了因季节变化而导致景观之间颜色的搭配不足。二是,城市内部的功能设施建设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只单纯考虑到了道路交通的基础建设要求,而忽略了道路两边一些重点标志物和照明设施的建设。三是,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和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美化性和整体性,忽略建设过程中绿地与地下管道的矛盾,使得部分作物因得不到有效的生长而死亡。四是,整个城市内部的道路环境质量相对较差,重点表现在道路整体的绿化系统设施建设不完善,道路到建筑设计形式比较杂乱无章,同时在建筑墙体上会存在一些乱涂乱画以及城市小广告等相关问题,严重缺少系统化的管理标准以及标准化的道路景观设计工作。五是,道路的景观设计过于简单,不具备创新性、活力性和特性。使得建筑物、城市道路周围景观的建筑色彩不具备一定的可识别度。缺乏一定的整体性,显示出风格凌乱且复杂,体现不出美感,反应不出时代的具备的特点。
4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景观艺术分析
4.1城市道路类型
城市道路按骨架、交通功能以及道路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种类型。快速路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供车辆高速行使;主干路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具服务功能;支路主要是连接次干路与街坊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4.2绿化种植的景观路
在道路景观的设计工作中以绿化种植为主要设计方式,这种绿化方法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和认可,通常情况下以植被绿化的方式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指标。依照绿地条件的体系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道路绿地依照不同的种植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景观种植和功能种植两种模式,在景观种植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包含50m以上的植树宽度,在同一条街道当中设定出相应宽度到区域来种植景观植被,最小的宽度需要保持在6m以上,花园式广场主要是在城市内部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来设置出相应的园林景观,可以以转盘的形式来进行设计,要整个道路景观周围具有良好的可观赏性,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出更高的舒适度。
4.3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园林绿化既是物质的载体,又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植物要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因此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尤为重要。城市道路绿化不但要让城市绿起来,而且还要美观、实用。充分利用植物的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等特性进行配置,可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4.4一般道路景观设计
一般道路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有别于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应强调景观设计和城市空间的有效融合,建造出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还要保证绿荫大道的延续性。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考虑到中小城市的人行道众多且大多依附街区而存在,针对这样的情况,人行道的景观设计功能需和街区相适应。在景观设计上设计师应追求人地均衡模式,以12.5~17m的区域为例,设计师应明确划分用地的功能属性,在沿路的空间里设置人行道、休息区,将绿化园林景观高效融入带有功能属性的空间当中。在车行道路的中间部分,还可以设置绿化带作为物理间隔,划分出非机动车道。
4.5合理设置景观小品,做好绿地游憩能与城市区位的结合
道路绿地的交通、景观、生态、防护功能是第一位的,在居住区、学校、公共建筑周边的道路绿化,利用道路绿地的宽度设置一定的景观小品、游路、休憩设施、节点游园,确有必要,国家绿地设计规范有要求,尤其近几年推崇的绿道设计,尽管很多道路绿地宽度超过规范要求,但没有必要都做绿道,要充分考虑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利用率,是否有一定人口的游园需求,与城市的区位结合好,毕竟道路绿地不是公园广场绿地,机动车尾气、噪音影响不可小视,满足市民的通行需求、生态防护功能才是正道,不应该过多地设置休闲设施而闲置无用,造成财力的浪费,增加维护成本。
结束语
城市道路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体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和划分城市的基本要素,与人们出行不可或缺。面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通过研究和分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单单承载着人们出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于视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通过设计者对城市文化特色和道路特色的综合性探索和分析,实现道路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化一性,彰显城市的风格和文化底蕴和特色,注重的人文结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大众出行过程的愉悦度。
参考文献
[1]李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重点探寻[J].现代园艺,2019 (22):117-118.
[2]王妍.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居舍,2019(32):128+ 138.
[3]张超.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广东蚕业,2019,53(11):39- 40.
[4]白琦.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9):43-44.
[5]郝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