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黄希
[导读]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才能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方针。
        广西桂耕土地整治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才能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方针。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新时期进行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所面临的机遇,然后分析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存在的一些困难,最后提出新时期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存在问题;有效举措
        生态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运用,应该采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办法,但是新时期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时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阻力,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上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够开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新局面。
        1.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所面临的机遇分析
        在新时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策上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要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只有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才能够快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促进乡村振兴。因此政策大背景给以该工作巨大的支持[1]。为了有效地贯彻中央精神,必须要进一步的开展该项工作,并且能够进行空间上的编制和规划,从而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1.2相关文件日益完善
        在国家的动员之下,国土部门出台了空间整治以及生态修复的相关文件,也部署了一些重大的行动,这样就能够给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带来发展上的契机。
        2.推进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难点分析
        在新时期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协同机制尚未形成
        当下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时,往往由自然资源部门进行,而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去引领的作用,各个部门的参与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工作上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会造成工作上的阻力。
        2.2政策壁垒依然存在
        由于土地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涉及到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政策上依然存在着一些壁垒,尤其是自然资源内部的一些政策并没有完全的打通,这样就不能够充分的发挥政策的综合效益,导致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停滞不前[2]。
        2.3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当下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也不高,导致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缺乏资金上的支持和保障,难以开展具体行动。
        2.4思想认识存在滞后的现象
        由于我国国土空间整治刚刚起步,所以地方对于土地的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的思想认识严重不足,不仅缺乏深入的思考,而且在具体实施时相对较为迷茫,难以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办法,而且各个部门的参与热情不高,导致综合整治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3.全面加强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举措分析
        结合当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应该进一步创新思路,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要进一步创新观念
        3.1.1要坚持目标导向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必须要抓好落实,因此需要结合目标寻找问题,尤其是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真正的拿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也要进一步明确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够贯彻中央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3]。
        3.1.2要坚持高站位,成立组织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各个地区必须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

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配备专业的人员推进该项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打破当下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单打独斗的现象,形成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落实。
        3.1.3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的整合
        在推进国土空间的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时,涉及到耕地、土地的流转以及产权制度的改革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政策的整合。通过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上的合力。才能够充分发挥政策的红利。
        3.2要进行机制体制上的创新
        3.2.1要敢于打破政策上的壁垒
        推进区域土地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能够实现对国土空间的进一步规划,并且实现对用地指标以及耕地占部等相关工作的平衡发展[4]。因此要进一步打破政策上的壁垒,更好地激发乡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尤其是要明确国土空间资源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3.2.2要加强对资金资源的平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推进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时,要实现对资源和资金的平衡,能够通过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工作的开展。通过撬动社会资金以及产业资金,形成资金保障,推进资源的全面整合,实现生态修复项目的立项以及施工。
        3.2.3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模式
        开展土地整合和生态修复工程需要人员作为保障,因此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模式,可以采取乡镇组织、村组组织等方式来推进工程的开展,只有坚持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才能够实现群策群力、博采众长,全力实施生态修复工作。
        3.3要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
        3.3.1要全面加强整合上的力度
        在进行过渡空间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时,应该制定出工作的方案,并且完善生态修复的相关工程,引导各类工程的正常推进,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整合上的力度,能够补充耕地的指标以及结余建设用地的指标交易,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规划,加强对生态的修复,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乡村振兴的发展。
        3.3.2要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在推进试点工作时也要进一步强化规范引领,既可以先行先试,也可以鼓励一些创新性的举措,同时要加强技术以及业务上的指导,及时的总结试点的经验,适度的开展经验交流才能够形成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的良好局面[5]。
        3.3.3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探索各类土地空间的置换以及布局的优化。确保对城乡土地要素的有序流转,保证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修复。因此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工作体系,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总结:
        在新时期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既是贯彻中央的精神,也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之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恰逢其时,但是在具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阻力。比如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政策上存在着一定的壁垒、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思想认识也相对较为滞后。为了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应该创新观念。积极的落实政策要求,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和发展上的合力,另外要进行机制体制上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打破政策上的壁垒,全面实现资源、资金的有效平衡,最后要全面落实,通过加大整合的力度,强化引领上的示范作用,完善基础建设,推进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军.面向生态文明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思考[J].土地科学动态,2019(5):34-37.
        [2]王刚,钱晓钟,金磊.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安徽科技,2018,357(11):41-43.
        [3]刘智敏,刘伟,夏菁.大都市郊野空间生态修复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郊野公园土地综合整治为例[J].中国土地,2019(9):85-86.
        [4]王嘉智,涂胜,伍洪香图.若尔盖县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修复[J].绿色天府,2018,000(006):P.20-21.
        [5]张侃,杨青,宋晗.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探讨[C]//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9(7):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