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婷 胡妮 王冬雪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和我国的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和我国的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它不仅调节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精确缓解各种水旱灾害,因此,对水利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因而自然科学的连系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要本着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弃渣场;水土流失危害;措施设计
        1引言
        我国的地理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加之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导致我国成为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甘肃省境内,该问题表现得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因为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也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进而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故此,应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护中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
        2弃渣场水土流失危害
        拦沟型弃渣场由于弃渣堆放方向与沟道上游汇水自流方向相互垂直,阻隔了沟道水流自然下泄,在弃渣场上游蓄积了大量汇水,并淤积沟道抬高高程,如果解决措施不合理,出现“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概率增加。一旦失事,在降雨和上游来水等外营力作用下,渣体内部凝聚力、粘聚力等物理参数降低、渣体浸润曲线抬高,导致渣体失稳,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更有甚者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员工水土保持意识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时,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没有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工作能力及工作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导致许多员工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各项施工操作。而且,员工自身缺乏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先破坏后治理的理论层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由于施工操作引发的灰尘和污染等问题,对河流两岸植被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施工中土石方易滚落至下游,形成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问题。这些都是现阶段施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3.2规划设计的深入度不够,欠缺有效维护
        由于水土保持需要大量的规划设计,覆盖的范围特别的广,面积很大。在规划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掌握确切工作区域的情况。总体而言,规划设计过程的实施中比较容易出现调查和测量不细致的状况,以至于实施区域的确切工作量变化较大,加大的施工上的难度。除此之外,后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相对缺乏,导致水土保持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在竣工时,必须进行精确的验收,但是在此过程中会由于受到管理控制和相关资金的影响,导致后期缺乏精确的维护和管理,对水利工程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3水土流失形式多样
        水利施工工作流程相对较为复杂繁琐,涉及到的工作环节有很多。比如,混凝土混合制作,材料运输,软土地基加固以及土石方开挖等工作。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也较为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由水力和重力作用引发的山洪侵蚀、崩塌、滑坡,以及石洪、泥流等问题,不同的问题实际的处理方案不同。而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可以看出,生态修复技术是新时期各个地区在开展水利施工工作时,较常使用的一种水土保持技术方法,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


        4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探析
        4.1土壤保护技术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也与自然地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河流两岸的土壤长期接触水源,因此,地质结构层当中的含水量就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地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洪水来临或者河水水流相对湍急时,不仅会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会污染水资源。基于此,运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开展水利施工工作时,施工人员就应当开展科学的土壤加固工作,将软弱土质层换填为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壤,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这可以为后续植被种植工作提供便利,需要操作专业的挖掘施工设备来完成这项工作。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在施工环节做好对原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
        4.2合理制定修复计划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每个地区内的水域情况也有所差异,对于水土流失情况,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结合本地区内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将区域内的特点与修复技术进行结合,确保修复计划设计与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因为水土流失种类有所区别,应遵循因地制宜的策略,采用针对性措施。在生态修复技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合理引入科学技术手段,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具有的价值与作用,将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进行结合,使其能够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作用与优势,建立层次性分明的生态系统,以此促进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和谐发展。
        4.3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互结合
        为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完成,相关工程人员可将本工程的施工措施与生物措施精确结合。在水土保持工作之中,可以采用喷灌或植草等措施,稳定该地区的水土。此外,在水土保持工作之中,应建立几个沟渠以辅助管理。这样可以精确地减少边坡被雨水冲刷之后水土流失的发生。在水利建设工程之中,还有几处边坡稳定性较差,对于这些边坡,在处理过程之中可以修建一些隔离沟,可以精确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进行水土工程建设中还要合理的做好相关土场以及弃渣场的保护,对区域中的坡面进行平整,在合理的状况下还可以在这些地方种植一些植被,可以有效的保护区域中的坡面在受到雨水冲刷后不会造成破坏。弃渣维护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些石头来进行阻挡。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坡面的时候还要保证坡面的美观性,在坡面上种植以下花花草草。在坡地之上种植花花草草,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美观性。
        4.4在沟谷内新建谷坊
        ①以防止沟底下切、沟头前进、沟岸扩张为目的,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久耐用,抗滑抗倾,能溢能泄;②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③谷坊的布设根据沟底比降和坝高从上而下计算确定,下一道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道谷坊基部等高,即“顶底相照”。
        5结束语
        弃渣场建设过程中,渣场将会产生松散的弃土弃渣,若不及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渣体在雨水冲刷下进入河流,影响下游水库安全运行,同时对公路造成一定的破坏。文中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挡墙、临时防护等措施设计,满足弃渣场防治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丽娟.浅谈某水利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J].水电与新能源,2018, 32(04):69-72.
        [2]郭子君.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J].农业工程,2018,8(03): 84-85.
        [3]阳凤,蔡德文,徐洪霞,赵心畅.水电工程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1):175-178.
        [4]潘文玲.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8):40-41.
        [5]李翔宇.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4(11):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