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安全性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本文中,将从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的意义出发,研究其构成模式、主要功能,并探讨当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设置方式,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此推动系统安防工程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安防工程;系统构建
引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安防工程技术相比,有着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安防效果上也更加优秀。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整体系统得以构建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研究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以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进行修正,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其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的意义
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智能化设备在建筑中更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建筑的整体安防系统也应当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进行智能化的升级。为此,构建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所要重点发展与研究的对象。与传统的建筑安防工程相比,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能够利用信息化、体系化的构建模式来搭建起一个完善的整体,不仅操作更加便捷,也避免了安防系统自身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建筑中的相应设施以及设备。但在对进行构建时,需要保证其能够按照当前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行业内部的技术标准与相关要求来进行构建[1]。同时,还要注意操作系统的整体科技化水平与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此令安防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二、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成模式
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主要由逻辑层、控制层、处理层以及其他层所构建,并以此来满足当前建筑的智能化安防需求,其各个层级的具体表现为:
(一)逻辑层。逻辑层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当前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层级,逻辑层能否合理搭建,关乎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使用水平。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模拟逻辑控制技术以及数字逻辑控制技术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当前大部分建筑智能化安防工程在逻辑层的构建上,都将两种技术进行了混合应用,在确保成本不会大幅增加的同时,强化其控制效果,保障安全性能。同时,现今数字模拟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使用范围上越来越广阔,操作也随之更加便捷,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要注意到来自网络的威胁,优化自身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我国浙江省的一处建筑在建设自身的智能化安防体系时,便搭建了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避免黑客等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的手段对建筑安全造成影响,使整体的系统安全结构实现了由网络到现实的全面加固。
(二)控制层。控制层中较为常见的传感器主要有监视器、触发器、报警器等设备。而在建筑的智能化安防系统中,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层获得各类安防监控设备所反馈的信息,并通过系统进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相应结果进行整理编绘,并将其反馈到系统的各个设备当中,实现对设备的控制与掌握。在实际安装以及应用的过程中,控制层作为建筑安防系统智能化的关键层级,在对其进行构建时,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成本。
(三)处理层。处理层在整个体系中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对各项设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系统的相应模式进行分类与汇总,并计算出具体的方案结果反馈给控制层。一般处理层较为常见的体现就是对各项传感器所收集到的视频、音频信息进行放大或是降噪,使监控人员能够取得更加准确的监控信息。
(四)其他层。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中,其他层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比如对信息反馈结果或是相关控制命令的传输。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他层在进行对信息的传输时开始采用云技术,使其整体的传输效果得到了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率得到了保障,操作也变得更加灵活。
三、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主要功能
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在当前的应用中,主要发挥着控制以及监测报警的职能。而控制作为系统的核心功能,能够通过信息登记、指纹识别、门禁管理等方式来对建筑的安防系统进行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功能并不完全的依赖于建筑智能化安防控制系统。
例如,在小区建筑中,在安防系统中有着相应登记信息的用户车辆,可以直接通过智能化的控制解除门禁使其直接进入到小区中,但没有登记的外来车辆,想要进入到小区时仍需要保安人员对其进行询问与放行。不过在此过程中,智能化安防控制系统仍然可以通过其在云端储存的信息来帮助保安人员进行判断,以保证不会有可疑人员进入到小区中,为小区带来安全隐患。
而检测报警功能,主要在发生危机状况以及内部问题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并由指挥中心进行统一控制,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当前出现报警信息的位置安排相应保安或维修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靠于各种传感设备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工程能准确的判断的出当前建筑以及相应区域内纯在的威胁状况,以使建筑安保部门的相关人员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具体危险信息,有效避免了误报、漏报等情况的发生[2]。
四、当前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建设时,一些工程由于缺乏对资金成本的控制,导致在后期进行安防系统的建设时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使安防系统在整体上无法满足现代化智能建筑的标准。并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建往往没有考虑到施工中工程结构变更的情况,导致了其设计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符,需要耗费时间进行修改设计。同时,当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在管理体制的建设上存在与我国的具体要求不符的情况,导致了其在规范化上存在有一定问题,使整体系统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由于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建,通常涉及多种学科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理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障其全面性与系统性,使得一些缺乏设计资质的组织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容易出现较多的漏洞以及不合理之处。
五、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正确设置
当前智能化安防系统的相关技术规范并未明确,但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以及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原则来进行对系统的整体设置。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在进行设置与使用的过程中应当遵守实用合理、技术先进、构建成本低、维护便捷的原则。以此来确保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智能性在得到体现的同时,不会为建筑的整体建设与维护增加额外负担,并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以使其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而当前,我国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也有着更大的后期发展潜力。同时,在对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进行构建时,应当率先确保其实用与合理性,对与一个智能化系统来说,合理对其内部的系统结构进行调整与设置,可以使其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缩减系统在进行智能化处理时所需的时间。以一处建筑的智能化安防系统为例,为了实现其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系统工程师在对安防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在确保智能化安防系统相应功能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冗余设置进行了清除,使整体系统得到了简化,从而使智能化安防系统可以更加迅速的完成对相关信息的处理。此外,一个功能完善,并且高效的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在构建时,离不开对其安防系统控制中心的搭建,其搭建能够使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具备有自主处理信息并完成多线程的视频图像收集的能力[3]。
六、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将进一步的提升其智能性,人工AI等技术也将在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获得应用。并且随着技术指标的逐渐规范,安防系统中的各项技术性问题、规范性问题以及后期维护的问题将逐渐被解决。同时,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除了功能性上的提升外,在未来的发展中,其网络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比如,通过无人机等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力安防巡逻。此外,其在科学与规范性上将获得更加优秀的发展成果,并逐渐实现与智能建筑中各项智能设备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整体在安全性以及智能性上能够得到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安防系统主要由逻辑层、控制层、处理层以及其他层进行构建,并且发挥着控制与监控报警的主要功能,同时也在技术规范、系统设计、合理布局上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在未来也将更加重视系统的智能化、规范化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吕建兴.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2):327-328.
[2]苏钰.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87.
[3]邢更力,苟智雄,孙悦航.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