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江苏海门 226100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2018年~2020年是江苏省海门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其中五大工程之一就是“双融双引”深化工程。因此,只有将党建融入中心,在发展大局中谋划和开展,才能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因为脱离了党建的业务工作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党建若脱离了业务工作,则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融合党建”的深度效应这一课题,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门成立课题组,在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三个问题上进行了思考探索,并付诸以具体实践,卓有成效地找准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
【背景起因】
公共资源交易的核心是“公”,代表着“公开•公平•公正•公信”,这就要求每项工作、每名党员都必须立足“公心”,以公开引公平、公平促公正、公正树公信。在坚守公心的同时,又要诠释好“党建为民”的服务理念,要把服务作为情感所系、职责所在和工作所求。
“民本”与“公心”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缩影与彰显,也是推进其他各项中心工作的“双翼”。通过融合党建的打造,进一步推动两者最佳契合点的形成,使双翼齐振、同向发力、同行同进。
【实践探索】
一、党建元素融入各区域场所,潜移默化入眼入脑入心
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党建阵地的打造、党建理念的植入、党建文化的熏陶作为培塑公正公心党员队伍的主要载体。党员活动室、工会活动室、从严治党教育馆、心理调适室、公共阅览区、图书漂流角等党员活动阵地一应俱全;党建文化长廊、十九大宣贯长廊、清风廉韵文化长廊等传播着党建文化,奏响着党建强音。浓郁的党建文化气息萦绕在党员干部身边,各工作场所中党建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党建之花绚丽绽放于中心的每一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点亮了每个公共资源交易人的心灵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步伐。
公共资源交易的主体不仅是交易中心的党员干部,更多地是投标企业、供应商、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为将党建的强大能量辐射到更多的交易各方主体,海门市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业联合党支部,将联合支部党员纳入机关支部范畴,同教育、同管理,实现业务与党建的双指导、双提升。并在开标必经区域建设了全面从严治党教育馆。依托“一馆三室”教育阵地,打造“一刻钟教育”模式,每次标前15分钟,让投标企业和供应商等在馆内接受从严治党及招投标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现场教育,为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党建服务融入民生实事工程,靶向定位至微至显至精
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助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及民生实事工程推进作为党建服务的一个主战场,力推“容缺式”承诺先行服务、“前导式”清单介入服务、“名片式”预约延时服务,为招商引资护航,助项目建设提速。
在党组书记带队,专程上门到各区镇、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全市60个重点工程及民生实事项目,并组建了4个以党组班子成员带队,党员业务骨干参与的项目服务团队,实行团队化精准服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全部项目的标前对接,对接率100%;完成招标26个,完成率43%。通过“挂图作战”、“项目领办制”等服务机制的创新,标前主动对接介入,开辟项目服务通道,实施精准化无缝对接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及业务指导,帮助优化招标方案,协调处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安排开标时间、场所等。
在此基础上,每月底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就项目进展情况听取汇报,难点问题集中会商会办,必要时到区镇现场办公,确保在项目建设上抢时间、争进度、提效率。
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全市200个合作社真正运作的不到一半,海永的合作社大米等销售困难,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利用与城发集团的共建,合作开发政府采购“放心商超”项目,将具有本地特色的大米、油、盐等农副产品面向学校、机关等食堂进行销售”。截止目前,“放心超市”已完成179笔交易,涉及金额78万余元的海门大米、余东酱油、本地绿壳鸡蛋等农副产品销售。海门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等76家单位在“放心商超”进行订单采购。初步预计平台年销售超6000万元。此举既扶持了农村合作社经济,推动本地农副产品产销,也确保学校、机关单位食堂用餐安全,同时有利于综合治税和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三、党建资源融入多个村居企业,携手共进用心用情用力
抓好“党员先锋服务队”、“团员志愿服务队”及“小善大爱服务队”三支队伍建设,依托“匠人匠心”工程、“巾帼建功”工程、“青年融塑”工程等大党建活动的实施,组织开展“春风化雨”、“爱心甘蔗”、“关爱夕阳”、“远离孤独”等多项访贫问苦志愿活动,让党组织的关爱深入人心。
按照区域相邻、职能相近、业务相通的原则,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支部为阵地,以岗位为舞台,与多个村、社区、企业结成党建发展共同体,实施“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党员联育”三联工程,健全“文化共融、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携手共进”的四共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开展“党日增活力、党员树旗帜、党群心连心”系列共建活动,将市级机关独特的党建资源及工作优势引入到党建共同体中,引领、帮助、带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展。此外,还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至陕西勉县,与勉县财政局党建联盟,并援建了党建文化馆,这项在党建工作上对口扶持的做法是苏陕协作中的首家,更是扶贫新领域的深化与拓展,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今年以来,中心党组创新军地共建机制,将《党建助推双拥、军地融合共建》作为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与31609部队实行党建与业务的全面共建。精准对接“备战急需、练兵急用、官兵急盼”新需求,帮助解决部队官兵在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等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实际难题。与此同时,借鉴部队规范、严谨的党建工作特色,将部队作为锤炼党员队伍的熔炉,通过观摩学习和实地体验,让党员同志在艰苦环境下炼“志”、在参与互动中炼“心”、在服务一线中炼“能”。
【成效初显】
今年1至5月,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实施进场交易项目333个,交易总额75.71亿元,节约资金3.28亿元,增值资金9.8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90个,交易额30.97亿元,节约3.02亿元;政府采购项目(不含网上商城)130个,交易额2.49亿元,节约0.26亿元;产权交易76个,成交额0.18亿元,增值0.02亿元;土地交易37宗,成交额42.08亿元,增值9.84亿元。
在“大党建、大文化、大辐射、大融合”理念指引下,
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两年获得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平台服务示范单位”、“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佳创新机构”;2019年荣获了“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又蝉联了“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成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内唯一一家获得这三项殊荣的单位;去年还获得了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南通市党性教育基地、南通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北京海淀区、河南驻马店财政局、四川内江交易中心等70多家省内外单位来中心学习考察,可以说,公共资源交易的海门模式不仅在省内有影响,业内有地位,目前在全国也是备受瞩目,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