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张家传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家传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身份证号码:34011119820820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文章介绍了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特点,结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道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引言
        从根本上来讲,市政道路设计的质量对于城市交通体系的质量和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当前,现代居民出行和企业发展等对于交通体系的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标准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深入持续的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市政道路设计者进一步结合当前的发展情况,针对现代道路设计工作各项内容进行着重探究,并从根本上使设计水准有效提升,进一步规避相关方面的问题。
        1国内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
        “因地制宜”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数量、密度、结构并给予市区交通要求制定相应的宽度规划。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道路交叉口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市政道路的功能可将交叉口分为干路与干路交叉口、支路或特殊道路交叉口、快速路交叉口以及快速路系统内交叉口。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性就必须要对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可以在干路相交交叉口设置保障点,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展开渠化设计,保证交通通畅。
        2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道路整体布局规划不合理
        很多城市在建造初期只有现代城市一个区的大小,随着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在扩建的过程中,对道路的整体布局规划不够严谨,致使市政道路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使用率。比如S市奥体中心地铁A口附近是一个大型商业区,拥有3个大型停车场,向南而去的道路非常狭窄且乘坐地铁的行人较多,道路宽度仅能允许上、下行各两台车同时行驶,经常造成堵车现象。同时该路段无法有效对行人、车辆实现分流,极易造成交通堵塞,虽然周边的大型建筑物近年来不断兴建,但是与道路的“窘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2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2条同等级道路相交的情况,要在保证道路纵坡坡度固定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道路的横坡坡度,使道路相交时达到匹配。目前经常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对较窄的一条道路的横坡坡度进行改变,在改变之后要保证较窄道路横坡和较宽的市政道路纵坡一致;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等级公路相交的情况时,通常是改变次级道路的横断面横坡与较高等级市政道路纵坡一致,保持主干市政道路不变。
        2.3交叉口设计不合理
        在市政道路中常有道路交叉口位置及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无法较好地拓展交叉路口的通行状况,从而导致极为混乱的交通环境,极大地降低了道路通行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出现交通事故的机率。
        3市政道路改进设计对策
        3.1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市政道路的交叉口
        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明确相关交叉口的具体车流量,结合历史资料和统计结果进一步明确交叉口路面的最适宜宽度,然后,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坡度、时速等相关事项,确保市民和车辆能够更有效的通过交叉口,规避事故的出现。其次,针对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把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基础,由此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和计划,尽可能选用新型环保材料,从根本上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生态效益。

第三,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交叉口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保证不同区域道路交叉口设计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合理。
        3.2市政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改进
        道路横断面是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的断面,横断面中需要的道路要素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带和道路中央分隔带。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地满足行人和行车的交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优先;其次,要注重道路功能实现的设计,来提升交通的安全性,同时,要兼顾各个等级道路的交通性和交通安全性;第三,道路纵断面设计时首先是根据道路规划等级、地形、车速行驶要求来确定市政道路纵断面的线型,应当设置平顺的直线和曲线连接,通过合理的路面高程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舒适,以及地面排水的流畅性;第四,应当控制市政道路纵坡角度,对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的共用车道设计时,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以机动车辆的能力为基础,并考虑当地降水等自然条件,兼顾道路排水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对纵坡角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排水不畅而造成车辆行驶不畅。
        3.3加强对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
        对于市政道路平面布局中的交叉口位置,需要加强对其形式的选择与设计,例如,要具体明确设计出更为合理的道路交叉口尺寸。根据现状交通组织的情况,及按照具体的交通设施要求来科学性地布置道路交叉口;在实际的道路施工中,需要对交叉口具体的视线距离来进行审视检查,保证交叉口具备正常情况下的视线可见度。另外,对于市政道路的交叉口,需要对其标高进行相应的提高,通过在合适的路段,将管道与雨水流通的进出口进行预设,以防在多雨天气时造成对道路的侵蚀和损害;其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对平面交叉口需要采取科学性的渠化规划,根据道路上存在的实际交通量,来合理地划分道路车道的布局,以有效缓解交叉口路段通行时的车辆压力。最后,也要对市政道路中的导流岛,或是对一些分隔岛进行严格的设置,也要结合实际路段的交通情况来针对性地设计红绿灯的参数标准。
        3.4建立完善的道路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道路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能够及时解决。首先,若想从根本上减少“反复挖掘”现象的出现次数,在工程准备阶段,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应该收集城市地下管网铺设图,对照道路工程所在地的地下设置预留下潜施工井出口,并在图纸上详细注明,在正式开工之后,对分管负责人及工人详细说明,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其次,施工所用的材料、砂石、沥青以及推土机、压路机等重型设备,需要严格遵守存放、使用要求,特别是压路机,没有操作证件的人员一律不得靠近;持有证件的人员必须在统一安排下才可以登机操作。最后,对工程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监管,时刻把握工程进度,发现疑似问题立刻排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针对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和改进设计对策的分析和探究,可以有效看出,在我国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把国家规范作为核心,充分根据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有效明确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的内在联系,针对相关设计问题进行着重探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对应的改进设计对策,确保市政道路整体设计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华才.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6(7):67-68.
        [2]季玥.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37-238.
        [3]花晶莹.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5(15):144-145.
        [4]刘延鹏.浅谈市政道路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114-114.
        [5]王汝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