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下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杨春
[导读]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
        摘要: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身体塑造了我们的认知,其关注点聚焦于身体感受、身体体验和情境交互上,这为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具身认知理论来指导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在设计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方面有其特殊性,笔者将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对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展开具体研究。
关键词:具身认知;具身性;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一、引言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具身性、体验性和情境性的特点都对传统身心分离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理解并改善教学实践,为更具包容性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的认知理论基础。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与具身认知理论有共通之处,引入具身认知理论来设计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相关要素的具身特征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体验性。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身性的表现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以英语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媒介,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以主题的形式,以真实的问题或任务为驱动,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自主开展的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都会涉及到身体、神经、感官和运动系统的参与,同时伴随着身体的体验、感受和经历。这正是具身认知中具身性的体现。正是因为具身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将大脑中的想法、经验和动作与特定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英语教学鼓励学习者用身体去参与学习过程,在情景化的学习中加强对语言的理解。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真实问题或任务为驱动,更加强调身体的参与。所以,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身性体现在它的目标设计、课程资源和实施方式三方面。
(一)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目标的具身性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关注到学生语言的习得,又要关注到学生综合实践语言能力的发展。徐永军(2013)建议,可从语言学习、内容知识学习及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制定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此外,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兼具生成性与预设性的特点,因此其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可借鉴艾斯纳表现目标的描述,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皮连生,2000)。教师可预设课程的基本内容、范围及总体教学目标,但要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和建构知识。笔者认为目标的三个层面是:1.语言学习----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英语,同时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2内容知识学习----突破学科与语言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以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启发式、探究式以及体验式学习等,培养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就是强调身体的运动(做动作、做游戏、模仿、表演、演讲、互动),而具身认知则特别重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身体是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融入、感知、体会、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具身认知注重身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情境模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体现出身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具身学习过程。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具身性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课内资源明显无法满足活动的需要,因此师生需要通过查阅书籍、搜素网络、实地参观和探访或者访谈相关专业人士等方式去获得相关资源,有时可能还需要自己动手制作些视频、音频及文本,以满足活动课的实施。而这些课程资源的内容主要包含:图片、对话、话剧、歌曲、歌谣、游戏、视频等。人的语言理解根植于我们的感知和动作系统,它注重经验的作用(曲方炳等,2012)。多彩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使他们在脑海中行成记忆的表象;对话锻炼学生的听说技能,听说技能的产生需要调动人的听觉器官与发声器官,使得语言信息得以输入和输出;话剧不仅有模拟的情景,而且使得学习者得听觉、视觉,尤其是动觉同时运作,共同完成语言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内容重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身体参与和情景体验,充分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相关思想。
(三)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式的具身性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将师生双方列入到课程开发与实施之中,但其实施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主题学习模式,以实际问题或任务为学习驱动,并融入信息化、网络化教育,增补社区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该课程的组织形式通常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辅之以个人活动及班级活动。这一课程的实施方式让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用我们的身体以合适的方式与世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嵌入这一世界,同世界是一体的,充分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点。

三、具身理论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基于具身理论聚焦于身体感受、身体体验和情境交互的特点以及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身性,笔者首先把牛津译林7A第五单元Halloween的阅读课延伸为活动课程,其次尝试设计了初中英语牛津教材7B第三单元A tourist guide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7A Unit5 Halloween阅读活动课程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A Unit3 Let’s celebrate!)要求学生认识并了解西方国家的一些重要的节日、西方国家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谈谈学生们最喜欢的节日等等。这些要求的呈现让我们把这一节英语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有机的整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这和具身认知的理论是一致的。这节阅读活动课的目标是:
1.能听、说、读、写这一课时的单词、短语、句型。
2.能了解Halloween主要庆祝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动手制作和角色表演活动。
活动流程
Step1 Introduce Halloween
Read th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When is Halloween?
          Who celebrates it?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Step2 Activities
          Watch a video to know how to make pumpkin lanterns and then make the lanterns in the classroom.
          Watch a video to know how to play the game called “trick or treat”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and play the game.
          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n interview about Halloween.
   Suppose today is Halloween, let’s celebrate it. Work in groups. Make up a short play, sing a song, read a poem or play “trick or treat” and act them out.
Step3 Summary
          Respect and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通过这一节阅读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这一节日的由来和一些基本信息,还真正通过融入、感知、体会、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了学习目标。



7B Unit3 A tourist guide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活动目标
(1)通过课前调查、课中展示和交流,识记并运用有关对家乡地理历史(南京为例)及在家乡吃穿住行玩的词汇和相关句型。
(2)从文本、音频、视频中获取有关家乡的相关信息,归纳介绍家乡的方法和要素,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家乡三日游”旅游指南的设计和口头汇报。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活动逐步感知、体验别样的家乡,在体验中提升热爱自己家园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这一活动目标的设计注重具身性,情境性和探究性,学生在各自的探索中从各个层面发现不一样的家乡,在和同伴的互动中感知、体会、升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程资源
首先,本课结合了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补充部分词汇和句型。其次,通过网络、书籍、采访、实地考察等形式,补充关于家乡(南京)的地理、历史、风景名胜、餐饮娱乐、未来发展以及如何制作旅游指南等相关资料。最后,教师自行设计实践活动指导手册,包含课前社会调查、课中展示探究和课后评价反馈等部分,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并运用所获得的资源。
课程资源的设计凸显多元化与生活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到合适的资源。
课程活动
环节一:了解南京
活动1:教师设计“What are there in Nanjing?”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搜索网络、实地探访等方式,搜集有关南京的多方面资料,引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归纳整理为四大类名胜古迹、餐饮、休闲娱乐和气候交通,并指导学生自行录制相关的听力材料。

[设计意图]
此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认识和感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是具身认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听说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2:教师设计听并记录关键信息的活动,利用小组间的信息差,引导学生获取其他小组搜集的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
每个小组播放自已制作的音频资料,以此来介绍本组获取的关于南京的相关信息。此活动既拓展了学生对南京的认知,也培养了学生有目的地听的技能,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所需记录相关信息。

环节二:感悟南京
活动3: 四个小组用英语展示课前参加实践活动的收获:小组1介绍南京奥体中心;小组2以采访的形式介绍南京夫子庙美食街的状况;小组3以演唱的方式介绍万达购物广场;小组4以书画的形式介绍玄武湖公园带给他们的感受。

[设计意图]
此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在生活中使用语言。整个活动是完全开放的,学生去哪里参加实践活动,以什么形式呈现活动成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悟,教师对此没有限定,所有的学习资源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后形成的,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学习语言的乐趣。

环节三:热爱南京
活动4:在我的南京微信平台上发布征集“南京三日游”旅游指南的信息。教师先呈现自己做的旅游指南,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旅游指南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本组“南京三日游”的旅游指南。

[设计意图]
学生先阅读旅游指南并讨论三日游的写作要素,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和积极发表观点的技能。之后学生组内分工完成设计和写作,这个活动将仿写与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学生将本组设计的旅游指南拍照并发到微信公众号平台去参与活动。至此,学生完成了从实践到感悟再到实践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实践学习的魅力,并感悟到自己所居住环境的美好,升华了家园情怀。

四、结语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参与认知”,这也使的教育者用一种新的思路来设计当今的教学活动。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应该将身体动作与情境模拟纳入到教学设计的框架中,更好地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身体体验,从而促进英语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它的缺点又在哪里?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贾丽娜,田良辰,王靖,等2016.具身教学的设计研究—基于身体参与的多通道整合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34(1):82-89
[2]曲方炳,殷融,钟元.2012.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6):834-842
[3]陈晶晶.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J】.中学生英语.201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